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地球一小時”能節電嗎?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2日 19: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全球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環境保護活動——“地球一小時”今年共有147個國家和地區參加,超過5000座城市的地標性建築的燈光陸續熄滅。而中國參與活動的城市達到124個,可謂盛況空前。媒體紛紛報道説,熄燈一小時武漢節電3萬千瓦時,瀋陽4萬千瓦時,杭州6萬千瓦時……

  但與此同時,質疑之聲也不絕於耳。有人認為這是“一場並不環保的環保秀”,節電一小時本身起不了節能減排的作用。也有不少人擔心,“地球一小時”活動造成的瞬時電壓波動會造成供電線路癱瘓,會給電網造成過重的負擔。

  如何評斷“地球一小時”的得與失?這應當從3方面來分析。

  首先,“地球一小時”能節能嗎?未必。就單個家庭而言,關燈一小時節約的電能非常有限,一小時僅佔一年的1/8760。就社會而言,“地球一小時”活動減少的耗電量同樣微乎其微。活動期間,電網總體負荷變化不大,電廠發電機正常運轉,電能正常輸出,發出的電並沒有節約下來。因此,有人認為武漢等城市的節電數字只是一種象徵性統計,即使燈關了,也不一定真的節能。一些人只記住了要熄燈卻忘記了熄燈的目的。在一些城市,舉辦“地球一小時”活動如同舉辦黑暗狂歡節,燭光晚宴、燭光舞會等活動紛紛登場。很多市民關了家裏的燈,就開車出遊,享受無燈的夜景。這些行為反而增加了排放,浪費了能源。

  第二,對電網的損害真是特別大嗎?也未必。居民用電負荷只佔電網整體負荷中很小的一部分。國家能源局公佈的數據表明,2011年全社會用電量累計達46928億千瓦時,其中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只佔全社會用電量的12%,在部分工業發達地區的居民用電比重甚至不足10%。而參與“地球一小時”活動的只是居民用電中的一小部分,佔總發電量的比例更低。與工業負荷每天早上八九點工廠開工的這一升、半夜停工這一降對電網構成的衝擊相比,“地球一小時”帶來電網負荷的影響非常有限,加之電網具備一定的調節能力,“地球一小時”的影響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第三,“地球一小時”的意義在哪?綜合看來,對於“地球一小時”活動,我們既不要擔心其對電網有多大損害,也不要對其節能效果寄予太大希望。事實上,它是一種行為藝術,它真正的意義在於宣傳、鼓動、號召,喚醒更多人參與到節能減排的實際行動中。它的象徵意義遠遠大於其現實意義。

  “地球一小時”是一種體驗,希望引起人們對環境問題的關注,養成環保的行為習慣。比方説隨手關燈,讓冰箱和冰櫃儘量遠離熱源,購買節能電器,將不用的電器插頭拔掉等。

  除了公眾,“地球一小時”更需要政府的參與。政府應當將節能減排的理念貫穿到城市管理中來。據統計,北京城市景觀照明一年的用電量相當於秦山核電站一年的發電總量。上海的景觀燈一天耗電量達到20萬千瓦時,相當於整個城市總耗電量的2%。過多的照明景觀不僅耗能驚人,而且造成了城市光污染。減少照明景觀是節能減排的第一步。減少城市照明景觀需要政府決策的改變。

  “地球一小時”只是起點,它讓人們反思,除了熄燈,我們是否還能做得更多。   李瑩

熱詞:

  • 地球
  • 節電
  • 電網負荷
  • 全社會用電量
  • 減排
  • 居民用電
  • 耗電量
  • 電能
  • 遠離熱源
  • 電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