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持穩求進以好求快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2日 17: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山西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縱觀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史,就是一部“不進則退”的浮沉興衰史。

  經歷了煤炭資源整合,山西迎來了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昂首挺進“萬億GDP俱樂部”,如今的黃土地正散發着前所未有的發展熱情。但是,轉型跨越的道路並非坦途,風險與挑戰並未減少。

  當前歐債危機日趨惡化,發達國家增長乏力,國際市場需求萎縮,國內經濟增速放緩,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難度較大。今年,我國把GDP發展目標定為7.5%,八年來首次低於8%,目的就是要引導各方面把着力點放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來,體現的正是黨中央穩中求進的總基調。

  然而,中等收入的“拉美陷阱”,時刻警醒着我們。歷史與現實表明,在當前發展的關鍵時期,如果不能儘快轉型、實現跨越,就有可能不進則退,失去發展的機遇,陷入長期的停滯。正是在知形識勢、解剖自我之後,作為欠發達地區,我省把GDP發展目標定在了12%。

  這個目標是不是定高了?回答是否定的。橫向看,東部發達省份放慢腳步,把GDP預期目標調低到10%以下,山西定12%絕對值是高的;但是縱向看,我省GDP增長2010年為13.9%、2011年為13%,都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現在定位12%亦是放緩減速。因此,我們的發展速度既符合黨中央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又符合欠發達地區加快發展的省情。而且不惟山西,整個中西部省份大多如此,反映了不同地區、不同階段經濟梯度發展的客觀規律。

  穩中求進,穩是前提和基礎,目的是進,是為了更好的進。“加快發展是山西的必然選擇”——上任之初,省委書記袁純清就告誡全省的幹部要摒棄四平八穩、留有餘地的思維方式,勇於走在時代前列,後來居上,三步並作兩步走。作為國家首個以資源型經濟轉型為主題設立的綜改區,賦予山西最大的權利就是先行先試。先行先試就要敢闖敢幹,就要善於想別人沒想到的、敢於做別人沒做到的,就要搶時間、爭速度,就是要持穩求進、以好求快。

  我們正穿行於發展的“三峽”,要將三晉兒女帶入幸福生活。擺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座座險灘、一道道暗流、一排排巨浪,想要順利通過絕非易事。然而,“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黨之所以能夠不斷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經受住各種困難風險的考驗,不斷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最寶貴的經驗就是堅決排除各種阻力干擾,堅定不移地做好自己的事情。”

  什麼是山西自己的事?轉型跨越。

  古往今來,大凡有成就者都敢闖敢試、勇於創新,寧冒風險也不求四平八穩。轉型跨越的道路上,荊棘叢生,矛盾重重,需要放膽嘗試的勇氣和膽魄,需要走出個人小圈子,需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我們不需要躺在功勞簿上的“太平官”,患得患失不敢改革;不需要面對風險難題的“葫蘆官”,畏首畏尾不願改革。我們需要勤思勤為不懈怠、腳踏實地不飄浮、立説立行爭朝夕,謀發展、幹發展、能發展的帥才幹將。

  回顧山西走過的道路,荊棘與鮮花並存,坎坷與輝煌同在。面對“標兵”漸遠,“追兵”逼近的新一輪區域競爭態勢,我們只有丟掉四平八穩,不為雜音噪音所擾,心無旁騖,積極進取,才能實現轉型跨越,才能“殺出一條血路”,為山西贏得未來。

熱詞:

  • 追兵
  • 三峽
  • 標兵
  • 求進
  • 我省
  • 資源型經濟
  • 先行先試
  • 新局面
  • 俱樂部
  • 加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