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人民網評:"集體焚書"燒出了什麼,灼痛了什麼?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2日 11: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日前,一次意外停電在湘潭湘機中學掀起了軒然大波。自習室的燈雖然熄滅,但黑暗卻像一根導火索,點燃了學生們燒書、丟書、撕書的集體行動,使平靜的校園一時騷動不安。事後,從學校師生到學生家長再到媒體輿論都在反思:“焚書之火”燒出了什麼,灼痛了什麼?

  為什麼學生會這麼對待與自己朝夕相處的書本?對書籍的厭煩乃至仇視真的就到了非要付之一炬的地步嗎?還是聽聽當事者的心聲。一個參與燒書的學生説:我們心裏積累很久的怨恨都發泄出來了,我想告訴他們,就是現在這些補課太猖狂了,我們學生挺累的。

  這番話道出了焚書事件背後的癥結:補課氾濫成災,學生不堪重負。據記者調查,湘潭多所學校都存在不同程度補課現象,湘機中學學生在滿滿噹噹的補課表安排下,每週只有週日上午這半天“睡覺”假。且不説補課需要繳納不菲的費用,對學生和家長造成經濟壓力,單就補課的負面教育效應而言,也難免在學生心靈上播下燒書的“火種”。

  沒完沒了的補課,鋪天蓋地的題海,壓縮的不僅是學生的課餘時間,更是他們的全面發展、自由成長的空間。密集補課之下,學生們沒有相互交流的平臺,沒有一起打籃球、踢足球的時間,更沒有拿起一把吉他唱一首校園民謠的機會。這種灰色的補課生活無疑對青春是一種摧殘,對人性是一種傷害,使原應意氣風發、生動活潑的中學生們,變得像“背上沉重揹包的旅客”,自嘆“不是擁有力量的人,缺少對未來和世界的認知”,類似這樣的負面情緒日積月累,終於點燃了燒書的泄憤之火。

  焚書之火,不僅燒出了學生的補課之痛,也燒出了紅火的補課經濟。湘潭的一些中學,每學期每人補課費上千元,學生人數上千甚至幾千人,一年的補課費收入上百萬元甚至幾百萬元。這麼一大筆的錢收取、使用和監管,也基本處於“灰色”地帶,補課費實際上成了學校增收、教師創收的渠道。事實證明,一旦有利益驅動、利益鏈條盤根錯節,問題就複雜難治。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地方三令五申“禁補”,而補課之風卻剎不住,出現了異地補課、提前開學、“第三學期”等種種補課亂象。

  因此,治理補課問題,是一項系統工程,既要解決教育的問題,也要解決教育之外的問題。改革教育體制,創新教育方法,涵養師德師風,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變知識灌輸為全面成長,才能在觀念上、實踐上壓縮補課的空間。另一方面,政府也應繼續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教師工資待遇水平,破解補課經濟暴露的“以補養教、因財施教”問題,讓老師們一門心思教書育人,全心全意為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熱詞:

  • 焚書
  • 課表安排
  • 灼痛
  • 師德師風
  • 補課費
  • 灰色
  • 火種
  • 睡覺
  • 教師
  • 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