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破解都市新商圈擁堵魔咒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2日 01: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大眾網-齊魯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每當有一座城市商業綜合體崛起,周邊路段必堵。新商圈交通擁堵的魔咒,考驗的不僅僅是路網結構的承載力。

  增加公共交通高效利用有限資源

  去年8月,在恒隆廣場開業之前,濟南市歷下交警大隊就開始著手對周邊線路重新佈局。這種提前動作主要是基於對恒隆廣場在未來吸引大量客流的預判。

  也就是在恒隆開業之前,舊軍門巷、天地壇街禁止機動車由南向北方向行駛;榜棚街、舜井街禁止機動車由北向南方向行駛。這樣形成的單循環路線,將有力地緩解因車流的迅速聚集帶來的擁堵。

  恒隆廣場早在建設之初,它所處的泉城廣場周邊就已經成為擁堵之地,停車難的狀況也較為明顯。而更值得注意的是,不久的將來,在泉城路上,泰府廣場等城市綜合體也將開門營業,這對素有“金街”美譽的泉城路交通承受能力再次形成壓力。

  “出於當地發展需要,大型商業綜合建設在繁華地段,這無疑給交通帶來嚴重影響。商業集群的集中建設,應在對未來交通形勢充分考量的基礎之上。”張汝華認為,近年來,隨著城市綜合體高密度、高強度的開發,對城市形象提升以及功能更新本身有著積極的意義,城市綜合體對交通路網的影響也應多方面考慮。

  張汝華表示,從長遠來看,城市綜合體由於一般集中在市中心繁華地帶,往往會不可避免地對該路段交通資源造成負擔。對老城區而言,由於地面空間無法繼續擴建,地上已有高架,地下空間則受限,這種路網本身的缺陷情況下,唯一能改變的就是交通結構的出行方式,積極增加公共交通,有限的資源高效地利用。

  充分利用一切空閒資源建停車場

  “如何緩解商圈周邊的交通擁堵狀況,應放在交通路網格局乃至城市規劃的大盤中去考慮,而不是靠哪個主管部門單打獨鬥就能解決了的。”山東交通學院交通與物流工程學院蔡志理教授認為,對於早期發展的商圈,由於基礎配套設施已經基本固定,一旦周邊交通需求過大,應該優化周邊交通組織管理。

  而對於新建、擴建商圈,蔡志理則認為,審批階段就應執行相應的交通影響評價,對周邊交通進行分析,一旦周邊交通壓力負荷過大,應另擇地址或者有配套的路網建設。

  “以萬達周邊為例,既有廣場,又有寫字樓和後期的居民樓,非常容易導致局部交通驟然增加,這就要求籌建前必須籌劃相應的停車場等。”蔡志理説。

  濟南停車場的建設數量與汽車保有量的增長不協調,導致了路外停車場停車困難,佔道停車有增無減,從而使得本來就擁堵的道路資源更加緊缺,機動車車道變得更加擁擠。蔡志理建議,應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閒資源加大停車場建設,如高架橋下空間,改建停車場;提高佔道停車的收費標準,把有限的道路資源充分用於改善道路通行能力上。

熱詞:

  • 商圈
  • 城市綜合體
  • 交通影響評價
  • 周邊交通
  • 魔咒
  • 恒隆廣場
  • 金街
  • 空閒資源
  • 方向行駛
  • 道路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