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商圈建起來交通變擁堵有居民選擇搬離商業區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2日 01: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大眾網-齊魯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如今已70歲的劉建華,自1974年搬到永慶街省化工廳宿舍開始,一住就是38年。

  “剛搬到這時,這裡全是低矮的平房,對面是魏家莊片區,絲毫看不出繁華的影子。”劉建華老人用“鬧中取靜”這個詞來形容當時的萬達廣場片區。

  那時的永慶街幾乎沒有車輛,劉建華和鄰居經常早晚在此打羽毛球、踢足球,後來財政廳、絲綢公司搬來,人多了,再後來,大觀園地下人防、萬達廣場建成,私家車越來越多,路上也越來越堵了。

  廣場停車位不足,眾多購物者選擇將車輛停在附近永慶街上。“亂停車影響交通不説,一旦堵了急救道,遇到火災、急救等緊急情況,居民生命安全將會受到嚴重威脅。”

  “你看看,現在街上停的全是車,到了週末、晚上,像我們這種年紀大的老人過馬路都是問題。”面對日益增加的私家車,劉建華一臉無奈。

  劉建華説,原先的經四路不到如今寬度的一半,但從來不會出現擁堵,如今,尤其隨著萬達廣場及其寫字樓建成,每到早晚高峰、週末,經四路沿線車輛從一個紅綠燈排到另一個紅綠燈是常見的事。

  商圈發展帶來的交通困擾,影響的居民並不在少數。

  “原先騎自行車半個小時的路程,現在開車四十分鐘到不了。”在佛山苑小區住了十幾年的張峰給記者舉了一個很形象的例子。

  從自行車到摩托車,再到如今的汽車,張峰親身經歷了出行工具的變遷。十幾年前,張峰從朝山街去緯三路上班騎自行車花30分鐘,後來有了摩托車,也就15分鐘。2008年開始,買了汽車,但因為銀座商城、泉城廣場、恒隆廣場等周邊商圈的發展,濼源大街一度擁堵嚴重,有時甚至比騎自行車還慢,“四十分鐘到單位是常有的事”。

  顯然,出行工具升級與出行的便利並不成正比。“除了交通擁堵,噪音也是問題。”張峰説,為圖個清靜,如今已經在旅遊路附近買了房子,“堵不起,咱只能躲了。”張峰半開玩笑地説。

熱詞:

  • 商圈
  • 交通擁堵
  • 萬達廣場
  • 商業區
  • 經四路
  • 出行
  • 車輛
  • 居民
  • 2008年
  • 張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