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中國戲曲走出去不妨借鑒音樂劇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0日 00: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在美國齊淑芳京劇團主辦的美國第11屆中國京劇藝術節上,美國京劇女演員阿普裏爾 奧伯特(右)在英文版《拾玉鐲》中扮演劉媒婆。齊淑芳在美國致力傳播和發揚京劇國粹已近20年,將《楊門女將》成功打入紐約百老匯。

  如何使優秀的中國傳統戲曲邁出國門併為外國觀眾所欣賞,是一個需要仔細探討的課題。中國戲曲雖然與西方音樂劇産生發展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之下,但兩者都是集劇情、音樂、演唱、舞蹈等多元素于一體的綜合舞臺表演藝術形式。在此,筆者擬透過音樂劇的發展,為中國戲曲的世界性發展尋找可資借鑒的途徑。

  改編:重視名著效應

  改編自文學名著或廣為人知的歷史人物和事件的音樂劇往往更具感染力、更易取得成功。《音樂之聲》、《奧利弗》及《悲慘世界》等劇目從倫敦、紐約到世界,從舞臺到銀幕,魅力四射。如1960年根據狄更斯小説《霧都孤兒》改編的音樂劇《奧利弗》在倫敦首演成功,I963年進入百老匯舞臺,獲得兩項托尼獎;根據經典小説《悲慘世界》改編的同名音樂劇,在世界範圍內獲得50多個重要國際獎項。

  中國戲曲音樂與西方古典音樂、歌劇及音樂劇存在著巨大差異,要想讓幾百年來習慣於欣賞歐洲歌劇及音樂劇的西方觀眾接受並喜愛中國戲曲,實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京劇、崑曲、粵劇等中國戲曲音樂有著悠久的歷史,如何加入流行元素使其更容易被大眾接受,值得專業人士進一步研究。改編或重排名著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傳承與創新也是古老藝術與現代審美的結合。2004年起,由白先勇等將明代戲劇家湯顯祖的崑曲《牡丹亭》重排為青春版《牡丹亭》,在中國內地及港澳臺地區、歐亞、美洲連演160多場,幾乎場場爆滿,無疑是崑曲史上的一次奇跡。如今白先勇重排崑曲《玉簪記》,再次掀起崑曲傳播熱潮。由此可見,名著效應不失為戲曲推廣的一條捷徑。

熱詞:

  • 音樂劇
  • 改編
  • 中國傳統戲曲
  • 奧利弗
  • 牡丹亭
  • 崑曲
  • 悲慘世界
  • 音樂之聲
  • 玉簪記
  • 霧都孤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