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本年度霍爾堡國際紀念獎頒獎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9日 23: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編譯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3月29日,一年一度的挪威霍爾堡國際紀念獎授予美國南加州大學瓦利斯 安嫩伯格傳播技術與社會講座教授(Wallis AnnenbergChai r)、聲譽卓著的都市社會學家曼威 卡斯特(Manuel Castel l s)。霍爾堡獎學術委員會的頒獎詞中説:“卡斯特是城市研究、新信息技術和新媒體技術研究領域的重要社會學家,他的思想和著作對我們理解網絡社會中城市經濟與全球經濟的政治機制具有型塑作用。”霍爾堡獎的這一選擇對剛剛過去的充滿政治與社會變革的一年而言可謂十分切題。

  卡斯特1942年出生於西班牙一個有著軍旅傳統的家庭,16歲時就開始在巴塞羅那大學學習法律和經濟,熱心政治而喜歡寫作的他當時認為自己的要務是文學與戲劇。1960年,因為他參與的刊物被查封、戲劇被禁演,18歲的卡斯特加入了反佛朗哥政權的秘密抵抗運動,此後流亡至巴黎。獲得政治難民身份庇護的卡斯特在巴黎大學索邦校區繼續學業。然後,他遇見了“知識上的父親”、在他此後的人生裏多次伸出援手保護他的導師、當時也剛在法國社會學界嶄露頭角的阿蘭 圖海納。1964年,卡斯特決定在“比任何工作都要自由”、也“更接近我的知識與政治興趣”的學術界發展,他于1967年獲得社會學博士學位。然而,1968年,卡斯特再度捲入巴黎的學生運動,他稱之為“生命中最美好的經驗之一”,並因此丟掉了巴黎大學南特校區的教職,被再度驅逐,但在圖海納的幫助下他輾轉到過智利和加拿大魁北克。1970年,卡斯特回到法國,在巴黎高等社會科學院任教。1972年,卡斯特出版了《城市問題》,質疑解釋城市形式的主流傳統,認為城市生活的根本機制應該包含人們對政治權力的爭取。這本書和列斐伏爾的著作一起,成為新都市社會學的基石。1979年,聲名遠播的他來到美國,成為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的社會學和城市與區域規劃學教授。2001年,他成為巴塞羅那的加泰羅尼亞開放大學教授。2003年,他離開伯克萊,成為南加州大學傳播技術與社會講座教授。

  卡斯特1983年的《城市與草根》匯集了他12年來對全世界都市社會運動的研究,深化了《城市問題》的觀點,認為城市乃是社會運動和城市權力精英之間衝突的産物,是一個“集體性問題”。這部著作為他贏得了當年的賴特 米爾斯獎(C.Wri ght Mi l l s Award)。此後,他敏銳地嗅到矽谷的急速發展,於是決定研究技術、經濟與社會之間的關係,也開始在南美之外關注亞太地區包括俄羅斯。1993年,決定在伯克萊展開新生活的卡斯特被診斷出患有腎臟癌,這使他下決心完成在他腦海中徘徊已久的書,也就是後來的“信息時代三部曲”:《網絡社會的興起》《認同的力量》《千年的終結》。這個論述全球信息資本主義、分析網絡社會運動、關注世界各地不平衡的文化轉型的三部曲在全世界造成了巨大衝擊,獲得多種語言的翻譯,數次重印,學術界、草根團體乃至政商界都有卡斯特的讀者。

  雖然所涉研究主題眾多,但是“權力”是卡斯特關注的核心。他2009年出版的最新著作《傳播的力量》延續了這一特點,通過預見性地解釋網絡社會時代新的權力形式的出現及其各種形式之間的互動,將對“政治”的思考提升到一個全新的水平。目前,卡斯特的研究重點在社會運動和新興政治民主形式中數字傳播技術的作用、新一代傳播技術的社會意涵以及金融危機的文化與社會分析。

熱詞:

  • 卡斯特
  • 圖海納
  • 1970年
  • 1983年
  • 頒獎詞
  • 政治
  • 城市問題
  • 權力
  • 網絡社會的興起
  • 認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