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治黑色素瘤又有了新辦法 病情控制率可達70%左右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9日 08: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健康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背景:一年一度的美國臨床腫瘤大會(ASCO)將於6月1日至5日于美國芝加哥舉行,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腫瘤學術會議,來自全世界的優秀腫瘤學者將會參加,規模達到5萬到8萬人。中國學者郭軍已受邀作主題發言,介紹c-Kit抑製劑對轉移性黑色素瘤療效的最新研究。據悉,這是歷史上第3位在ASCO上作主題發言的中國人。

  受訪專家:

  郭軍,國際黑色素瘤研究聯盟常務委員,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醫療副院長,腎癌黑色素瘤科主任,主任醫師。

  治療黑色素瘤又有了新辦法。

  一種針對c-Kit基因突變致病的黑色素瘤,現在找到了新的抑製劑,從臨床使用效果看,療效顯著,疾病控制率可達70%左右,大大降低了以往治療黑色素瘤無效的問題。

  找到這個新的治療辦法的是北京腫瘤醫院腎癌黑色素瘤科主任郭軍教授和他的團隊。據郭軍介紹,在黑色素瘤領域,有兩種主要的基因突變。其中以Braf V600E突變為最常見,美國學者K. Flaherty發現的其相應的抑製劑PLX4032抗腫瘤療效成效明顯,71.4%的患者出現腫瘤縮小。

  另一種被稱為c-Kit的基因突變則主要出現在肢端和黏膜黑色素瘤患者中,這兩種類型中國最常見。之前郭軍教授的團隊曾經在國際著名雜誌JCO上報道了小分子靶向藥物伊馬替尼這類患者的突出療效。但那些曾經療效顯著的患者在經過了4~6個月有效期後,還是無可避免的出現了耐藥問題。

  而郭軍教授的研究發現,mTOR通路的活化可能是伊馬替尼繼發耐藥的重要機制,由此,新的mTOR抑製劑成為伊馬替尼的“替補”。臨床試驗結果令人振奮,這個超級替補發揮出了十分精彩的作用。大部分患者的腫瘤再次停止了進展並出現明顯退縮。患者疾病控制率再次達到70%左右。

  現在,黑色素瘤患者已能享受到新技術帶來的好處。如果患者被確診,醫生可不再那麼倉促地安排化療了,會先利用腫瘤標本進行基因突變分析,然後選用相應的分子靶向藥物進行個體化治療。

  目前,該方法已經在北大腫瘤醫院開展,患者可前往該院先進行組織標本的基因篩查(費用約2000元),找到突變基因後,再選擇合適的靶向藥物,既大大提高了療效,又避免了傳統化療的毒副作用。

  鏈結:

  可做基因檢測的腫瘤

  現在,進行基因突變檢測很方便,只要就診時帶上手術切除的腫瘤標本的蠟塊或白片即可。目前國內大部分三甲腫瘤醫院都已開展此類檢測。

  腸癌:對於晚期或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規範強調應檢測K-ras基因狀態。K-ras基因分野生型和突變型,突變型的選擇相應的靶向藥物,治療效果較好。

  乳腺癌:已確診的乳腺癌患者,應到病理科進行HER2基因檢測,以排查是否是惡性程度較高的HER2陽性乳腺癌,這種乳腺癌容易復發、轉移,化療效果差、預後不理想,因此更需要早期診斷和治療。

  肺癌:目前國際上大多是利用基因芯片技術對肺癌進行全基因組掃描,篩選出可能對預後預測起作用的基因,用PCR(聚合酶鏈式反應,一種分子生物學技術)方法進行驗證。

  《健康時報》 (2012-04-09 第01版)

熱詞:

  • 控制率
  • JCO
  • 病情
  • 基因突變
  • 抑製劑
  • 替補
  • 靶向藥物
  • 腫瘤醫院
  • 乳腺癌
  • 化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