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打擊網絡謠言受關注 各地響應期待更純凈網絡空間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9日 04: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社會各界人士和無數網民對網絡上的謠言、假信息等現象十分氣憤,對當前各地有關部門正在開展的打擊和治理網上傳播謠言的行動報以極大期待,希望通過加強監管,依法嚴懲謠言傳播者,讓我們的網絡空間更健康更乾淨。

  北京的一些基層幹部群眾認為,政府採取措施打擊網絡謠言很及時,也很有必要。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夏學鑾説,近幾年來,謠言在網絡上的傳播成為引發社會振蕩、危害公共安全的因素。北京市豐台區右安門外街道黨工委宣傳部部長蔡雨樓説,一些謠言和有害信息在互聯網上散播,擾亂了人們的思想,影響到社會安定,甚至引起社會恐慌,必須堅決予以遏制。

  一些商業網站負責人表示,堅決抵制和打擊網絡謠言,並將與有關政府部門聯合採取措施抵制網絡謠言在互聯網上的擴散。百度有關負責人表示,打擊互聯網不良信息是項持久戰,技術篩查、管理機制創新、網民安全意識教育和全社會聯動四者缺一不可。全體網民、互聯網企業和主管部門多方共管共治,就能長久促進互聯網生態的積極健康發展。

  打擊網絡謠言,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和努力。廣東省北江監獄警察林曉乒每次上網瀏覽信息時,看到虛假信息或網絡謠言,就會向“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進行舉報。林曉乒説,網絡的世界最可怕的就是這些虛假信息,很多時候網絡謠言演變成了多數人的暴力,因此打擊網絡謠言也要發動群眾,如果全國越來越多的人主動承擔起打擊網絡謠言的角色,不傳謠、不信謠,也就可以避免三人成虎的局面了。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傳播系主任廖聖清表示,在信息傳播領域,自由和責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公民在傳播信息時也應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須在法律允許的框架內進行評論和帖子轉貼。

  負責任是每一位網民的義務。互聯網新聞研究專家趙師誼表示,第一是有法可依,對每一個使用公共平臺向所有人發佈、傳播信息的用戶而言,對平臺服務商而言,什麼是不能做的,一旦違反要承擔什麼後果,必須明確。第二是行業規範,杜絕打“擦邊球”。第三是用戶自律,不能借“言論自由”之名行不負責任之實。

  四川大學的在校生陳妍妍説多次被網上的謠言“忽悠”,比如金庸先生兩次“被死亡”,大學生求職或兒童被拐後“割腎”,甚至屢次發生的大地震傳言。她説,“有部分人就是想以造謠來提高自己的關注度,輿論是造出來了,但網民對微博信息的信任度卻在下降。等到有一天,微博淪為一個八卦虛假信息的集散地,還有誰來認真關注?”

  四川大學法學院教授周偉認為,在網絡謠言的升溫發酵過程中,各類網站理應起到謠言過濾器和社會情緒壓艙石的作用。如果疏于管理,勢必放大謠言和社會負面情緒,成為有害信息的“助推手”、“發酵劑”。他説,“全體網民應該成為制止網上謠言的最後‘把關人’。在凈化網絡環境、維護社會穩定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有權利和義務阻止謠言的傳播。”

  要徹底治理網絡謠言,既要打也要疏。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所長喻國明認為,長期治理謠言,政府要更加及時有針對性地建立社會信息分享機制。周偉也表示,應對公共突發事件的最好辦法還是公開透明,政府部門應該擅用互聯網平臺,在第一時間發出權威準確信息,最大限度地壓縮謠言傳播的空間。(記者趙仁偉、南婷、張舵、毛一竹、余裏、楊金志、黃安琪)

熱詞:

  • 網絡謠言
  • 謠言傳播
  • 網絡環境
  • 打擊網絡
  • 網絡空間
  • 發酵劑
  • 擦邊球
  • 忽悠
  • 言論自由
  • 傳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