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撥開傳統社會中輕商重農的歷史迷霧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8日 05: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惠州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歷史上輕商的思想確實存在,而代表經濟線索的商業發展史也從未缺失,只是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會時隱時現而已。吳曉波就是希望通過這本《浩蕩兩千年》探尋這條商業線索。

  2000多年皇權社會中,“富不過三代”很靈驗

  中國的商人從來無法單純地成為名副其實的商人,他們必須在經商的同時努力靠近或者遠離權力。可實際上,這兩種選擇都令中國式經商不可能成為純粹的商業行為。在這樣的語境下,令中國的老百姓稱道的所謂成功商人只能是那些在權力與商界之間保持良好平衡的人。可是冷靜的觀察者們很容易發現這種愜意背後的基礎是多麼脆弱。中國人常把國外有數百年曆史基業長青的企業挂在嘴邊,並感嘆中國企業的鼠目寸光。然而,在皇權意識延續2000多年的環境裏,在財富會被隨時剝奪的境遇下,人們不會相信純粹追求財富就可以長久,所以中國的古話“富不過三代”真的很靈驗,這其實不是古人發現的一條永恒不變的真理,而是古人總結出了中國式財富輪轉的事實。書中寫道:“在經濟史上,歷朝歷代從來有先開放後閉關的規律,漢唐明清莫不如是。無數英雄俊傑,在這種輪迴遊戲中火中取栗,成就功名,萬千市井繁榮,在這個歷史攪拌機裏被碾成碎片。”

  中國傳統商人的至高境界是成為紅頂商人

  明白了這個道理,自然也就清楚了為什麼中國的商人無法長久地積累財富,因為每一次政權的更替、每一次權力的轉移都會讓個人的財富從有到無、從無到有;也就明白了為什麼中國傳統商人的至高境界是成為“紅頂商人”。其實,中國並不是沒有數百年的企業,許多省市都有眾多的百年老字號,而它們的一大特點就是基本屬於日常生活的範圍。比如,北京的六必居、吳裕泰、同升和、便宜坊,天津的崩豆張、狗不理,山西的東湖老陳醋,上海的杏花樓等等,這些老字號大都集中在餐飲、藥品、日用品等領域。人們很少看到曾經紅極一時的錢莊票號發展出的金融業老字號,更不必説當時由國家控制的鹽鐵之類。這些老字號存在的一個原因用書中的話説就是“經營分散、不易管制、利潤微薄”,這些限于生活領域的商業很難積聚大量的資本,甚至資本有所積累之後也難以進一步實現資本的運作,它們能生存下來已屬不易。而那些“資源性,必需性和暴利性”的領域基本上看不到純粹民間資本的身影,這些領域要麼直接屬於政府要麼屬於皇權的附庸。如此當然不會有“基業長青”的商業機構存在了。(馬銘陽)

熱詞:

  • 崩豆張
  • 紅頂商人
  • 重農
  • 基業長青
  • 富不過三代
  • 皇權
  • 傳統社會
  • 浩蕩兩千年
  • 便宜坊
  • 同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