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古村落文化發展應與時俱進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8日 04: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昨日,南方日報大型調查性報道《走讀廣東》關注了千年古跡、滄桑的黃埔村文化保護的歷程,報道總結了這座千年古村文化保護中創新的經驗以及面臨的問題,引發了社會各界網友的強烈關注。

  南方報網的互動欄目和“@南方日報”的新浪微博上,許多網友對本報報道中文化保護的情況感同身受。網友們紛紛建言,可以將黃埔村的文化保護和城中村改造的經驗推廣到其他城中村,還可以進一步發掘改造後的黃埔村的功能。

  聲音??

  “村裏新舊建築都貼清磚片,這點不太合適,對於老的建築、好的建築我們要保存下來,原狀保留。新的建築,包括靠近舊建築的新建築,建築高度不要太高,但建築的樣式不一定要跟以前一樣,新時代有新時代的建築風格,可以按照時代特點來建,所以不要勉強他們全部貼清磚片,”

  ——廣州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湯國華

  網友“黃埔村”模式應普及

  在“@南方日報”的新浪微博上,許多網友在關於本篇報道的微博後留言,網友“@廣州鶴鳴”結合自己的遊覽經驗評價説:“黃埔村的古建築文化遺産非常豐富,保護得非常好。進村後,使人有一種安居樂業,非常舒適的感覺,歷史上這條村的建設發展應得益於“一口通商”,當時這裡應是非常發達興旺的。特別是街巷都比其他村寬很多,尤其是祠堂特別多。”

  一些網友自己總結了對傳統文化保護的理解,網友“Motinel”就認為,不能單純為了文化保護而保護文化,一定要讓歷史文化和建築在現實中發揮作用,才能保護完整的文化。他在南方報網的互動欄目中留言説:“網友廣州黃埔村的保護細節方面很值得注,最重要的是,整治後的房屋住的大多是原來的居民。實際上,歷史上的東西不在當代生活中發揮價值,想保也保不住,歷史文化保護要與美食、住宿等結合才能煥發活力。”

  專家歷史古村落要有新發展

  對於黃埔村沒有採取“推倒重建”的改造模式,多位專家表示了肯定。“修繕不是重新翻新,裏面可以裝修,外形一定要保留。”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民俗學者葉春生説。廣州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湯國華則認為,對於古村落的修繕應該有分類:對於祠堂、有價值的民居等建築應當修舊如故;對於大量居民正在使用居住的建築則不能勉強。

  “歷史古村落是一定要發展的,不可能永遠停留在一個時代。”湯國華認為,“因為時代在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産方式都已經改變,所以不可能按照原來那種比較舊、比較暗的民居來修繕,應當允許居民適當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採用新的生活方式。”

  南方日報記者范琛蔣哲

熱詞:

  • 黃埔村
  • 古村落
  • 千年古村
  • 一口通商
  • motinel
  • 微博
  • 網友
  • 廣州大學
  • 祠堂
  • 舊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