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陳逸青之崑崙頌歌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7日 13: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法院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祁連行旅》

《春之牧歌》

  陳逸青26歲即以《出青海》在第七屆全國美展獲得銀獎而廣為人知。他的早期作品裏有一種俠客式的悲愴情愫,讓人感覺有一種出走遠方、觀望心靈抑或體悟人生的心境。近些年的創作則以生命的情愫描繪了一個高遠美麗的純粹世界,高遠的天幕,蜿蜒伸向遠方的河流,連綿的群峰,閒適的牧民和靜靜的牲畜;寧靜的時光靜臥畫面,草原在呼吸,花朵在芬芳,流水在細語,以高原之美袒露出自然純凈的氣息。我們可以感受到畫面滋生的每處細胞是心在天地間與上蒼心語的結晶,凝結著美的天機與隱秘的詩情。在陳逸青遊心而走的創作中散發著大自然的體溫,富含草原的母性,群峰的尊嚴,還有遊牧的理想。

  風景繪畫本質上追求的是一種人格魅力的理想圖景,藝術家通過自己的審美情操和人格風度在自己的繪畫中存護理想的溫情。陳逸青的風景繪畫不是簡單地用技巧呈現客觀世界,而是通過對現實景象的有機擇取,以冷性的眼光檢視其唯美世界中的情感密度與人本價值。以其對自然的熱愛與真情向世人描繪內心的天地景觀和自然之美,給我們開啟了面呈自然的心靈之窗。

  在陳逸青的風景創作中,青海被賦予一種母性的柔美,山川逶迤,銀河白練,寧靜祥和。作為萬山之祖、眾水之源的崑崙山,始為長江、黃河的發祥地,莽莽蒼蒼,高峻挺拔,綿延數千里,雄奇而壯美。崑崙文化所蘊含的人類對大自然的景仰、崇敬和敬畏的精神資源則成為陳逸青風景繪畫創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財富。青海的山水既養育了陳逸青內在堅韌的品質,也賦予了他血濃于水的故園情懷。陳逸青以細膩之情、點化之筆寄情于山石、鮮花、綠草;生靈畜群,放牧於心間天地,吟唱了青海錦繡山河之美,勾畫出我們嚮往的心靈家園。其純凈之美及高原聖地之靈氣,蕩滌人間心靈。由此我們可以看到陳逸青多年堅持在畫布上,為青海的山山水水布景立傳,對青海展開一往情深的描述,是其精神品質的自我塑造和自然表達,更是一種身處都市文明遭遇背景下對內心理想的執著追求。他常與我訴及:今後在青海歸隱自己的農場生活,開著心儀的房車,或遊或居,覽勝於青海山川秀水間,暎于萬趣,融其情思,求空靈與永恒之美,修敬畏和虔誠之心。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都市文化追求的快捷效益早已剝蝕了我們記憶中的情感溫度,人性隱秘的詩情被掩飾在現代文明轟轟烈烈的機械創新與改造中,當都市的人們在僵化的生活節律中憂思人性真實的質美,一種脫去俗世喧囂與庸俗的守望,蛻變為城市隱秘的憂傷。陳逸青用紮實的寫實繪畫技巧,真實而生動地描繪出自然的光色與氣韻,給我們創作出了都市水泥風景以外純凈的山水視界。從傳統天地自然的文化氣脈中延承出新的時代語義和人文情境,在精神世界中超越個人、社會和時下的藩籬,以灑脫超拔的視野超越俗世實用美學的束縛,追求人性自然之美,進而成功轉化為一種極富審美情調的析理娛心方式。

熱詞:

  • 陳逸青
  • 娛心
  • 崑崙文化
  • 頌歌
  • 風景
  • 群峰
  • 母性
  • 祁連行旅
  • 春之牧歌
  • 俗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