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2012年3月31日,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世界上最大的“泰坦尼克”主題博物館--貝爾法斯特泰坦尼克中心正式落成,並向游人開放。今年是“泰坦尼克”號沉沒100周年。
2012年3月31日,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世界上最大的“泰坦尼克”主題博物館--貝爾法斯特泰坦尼克中心正式落成,並向游人開放。今年是“泰坦尼克”號沉沒100周年。
中新網4月6日電 據聯合國網站報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4月5日發表新聞公報宣佈,為了使100年前沉入海底的“泰坦尼克號”沉船遺址免遭破壞和掠奪,該組織決定,從即日起,“泰坦尼克號”船的殘骸將受到教科文組織《保護水下文化遺産公約》的保護,任何毀壞、掠奪、販賣及散播“泰坦尼克”沉船地點打撈出的遺物的行為均屬非法。
據報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博科娃指出,“泰坦尼克號”的沉沒永遠留在人們的記憶之中,它與其它需要得到保護的沉船遺址一樣,都是具有科學和歷史價值的考古遺址,它們承載着人類的悲劇記憶,理應得到尊重。博科娃呼籲潛水人員不要把設備及紀念性牌匾傾倒在“泰坦尼克”沉船遺址處。
1912年4月14日,“泰坦尼克號”游輪撞上冰山後沉沒,其殘骸沉入紐芬蘭海岸線外4000米深的海底。由於出事地點是國際海域,沒有任何國家可以聲稱擁有此處遺址。由於《保護水下文化遺産公約》只適用於沉沒百年以上的遺骸,“泰坦尼克號”在此之前並不在《公約》的管轄範圍之內。
2001年教科文組織大會通過的《保護水下文化遺産公約》旨在確保水下沉船、遺址、裝飾性洞穴及其他文化遺址得到更好的保護,為締約國提供了相互合作的機制,以阻止非科學性的、不道德的勘探行為。該《公約》於2009年1月2日生效,目前有41個締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