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公考申論:“無人種地”的尷尬局面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7日 05: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佳教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熱點鏈結:目前,青壯年勞力集體逃離農村,奔向城市裏的工廠,過著打工生活。農業生産只好由婦女、兒童、老人組成“雜牌軍”來承擔,80後、90後新生代農民離土地越來越遠,並且普遍缺乏從事農業生産的意願與技能。

  解析:農村勞動力“出逃”現象,是影響“三農”乃至我國整體經濟的一個嚴肅課題。説到底,這是由於城鄉發展失衡、農業生産效率過低造成的。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和城鎮化進程尚處於“在路上”的狀況,未來將有更多的農村勞動力流向城市,這種人力流動對農村的“空吸效應”不可小覷。

  我們認為,要想破解“無人種地”困境,農業生産的規模化經營是必然的解題路徑。3月17日至18日,溫家寶總理到河南農村考察春季農業生産時表示:農業現代化必須經歷一個過程,首先是規模和機械化。青壯年農民進城務工,分散的土地要有人進行規模經營,規模經營就會帶動農業機械化,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可見,中央政府對新生代農民棄農現象是了解並有應對之策的。溫總理指出的“規模化經營”,正切中了“無人種地”的要害。

  規模化經營的益處在於:首先,可以提高生産效率。一方面紓解農村勞動力匱乏的局面,一方面還可以提高農業的投入産出比,增大農業附加值。其次,提高抗風險能力。農民個體生産由於天然的弱勢,導致對市場風險認知能力和應對能力均不足,比如頻頻出現的“菜賤傷農”、“果賤傷農”等就是明顯的例子。實施規模化經營,生産主體才能“強身壯骨”,提升市場認知和掌控能力以低於市場風險。依筆者之見,實現農業生産規模化經營的路子,有這麼兩條:一是鼓勵農民承包閒置土地,給予扶持和優惠,政府可以考慮給予一定的承包費補貼;二是組織小規模生産的農民組成生産合作社,集中生産資料和技術力量,增強生産和銷售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農業規模化經營的實現,不能靠行政強制,要依靠市場的力量。目前,在勞動力流失嚴重、耕地富餘的地方,已經有農民實行耕地轉包並依靠規模實現較高效益的先例。在示範效應下,這种經營模式會越來越發達和完善。政府要做的,是確保農民土地承包權的合法流轉,並在種糧補貼、農資補貼、技術保障、市場開拓等方面給予農民充分的支持。這樣,不僅能破解“無人種地”的困境,也很好地解決了進程務工農民的後顧之憂,對於城鎮化進程和經濟發展都不無裨益。

  更重要的是,應該進一步加大收入分配改革力度,彌合城鄉收入差距;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償還“三農”歷史欠賬,為農業生産提供足夠的國家支持。(來源:京佳教育)

熱詞:

  • 農業生産
  • 種地
  • 申論
  • 公考
  • 三農
  • 無人種地
  • 規模化經營
  • 農村勞動力
  • 雜牌軍
  • 城鎮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