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十藝節文化雜談:于細小處做大文章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6日 21: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大眾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王建

  3月9日,山東漢代畫像石拓片精品展開幕式在柏林舉行,精美的漢代畫像石吸引了眾多的德國觀眾,成為我省對外文化交流的又一亮點。隨著文化事業的不斷發展,我省對外文化交流異常活躍。《山東省文化廳“十二五”文化發展規劃》提出“文化‘走出去’開創新局面,形成一批富有山東特色的對外文化交流品牌,齊魯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明顯提高”的目標,為齊魯文化走向世界描繪了藍圖。

  然而,文化走出去並非易事。在網上,就流傳著多個版本的漢語聽力考級試題,這些試題多利用發音相同的字詞或一字多義來混淆理解,據説是由在英語四六級考試中吃了苦頭的網友們創造出來的,目的是為了考暈外國人。這些試題看似搞笑,卻説明了一個問題: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連最基本的語言都處處是學問。而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要走出去,要想“真正撥動外國民眾的心弦”,就必須要創新文化交流方式。

  我省對外文化交流之所以成績顯著,創新文化交流方式功不可沒,很多時候一個小小的改變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由國家漢辦、省文化廳、韓國東西大學、山東大學國際教育學院聯合主辦的省京劇院赴韓國進行“有講解”的演出活動便是這樣一個例子。

  京劇是一門綜合藝術,它的服裝、頭飾、音樂、唱詞、表演等處處都是門道,觀眾只有對這些門道有一定的了解後才能充分感受到它的魅力,韓國觀眾不具備這些知識,要讓他們在短時間內看懂京劇簡直是天方夜譚,怎麼辦?活動的組織者創造性地想到了“講解”的形式。所謂“講解”,就是在每個劇目演出前後設置講解環節,表演之前講劇情,表演之後講化粧、服裝、動作的內涵。至於選擇哪個方面講解、講解到什麼程度組織者都進行了精心設計,比如京劇的服裝,重點選擇介紹“靠”,當韓國觀眾知道“靠”有七八公斤重,演員們是穿著這麼沉重、複雜的衣服進行表演時馬上熱烈鼓掌。增加“講解”的小環節,不會影響到演出,反而巧妙化解了語言不通帶來的欣賞障礙,讓韓國觀眾真正看懂了京劇,可謂事半功倍。更重要的是,講解者在講解時不附加任何主觀的內容,只是告訴韓國觀眾這齣戲講了什麼故事,化粧、服裝、動作等表示什麼意思,有什麼內涵,讓韓國觀眾自己去欣賞、思考,這樣的方式他們樂意接受,在無形之中,藝術得到了認同,文化得到了傳播。

  “有講解”的京劇演出活動目前已舉辦了三次,從最初只是在韓國大學裏演出,到如今走入韓國社會,影響力不斷擴大,可以説“講解”這個小環節做活了京劇對外交流的大文章。

  促進和加強對外文化交流,推動齊魯文化走向世界,是我省籌辦十藝節的重要內容之一。我省文化資源豐富,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産、歌舞、雜技、民樂、地方戲等文化項目異彩紛呈,它們在走出去過程中或多或少面臨著困難,如何克服這些困難,像“有講解”的京劇演出活動那樣從細節入手,創新思路十分重要。

熱詞:

  • 講解
  • 國家漢辦
  • 觀眾
  • 演出
  • 文化交流
  • 雜談
  • 我省
  • 文化項目
  • 有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