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英報:中國學生成為西方大學新財源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5日 23: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金融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英國《金融時報》4月3日報道】題:中國人向國外大學起航  杜錦繡(音)只有16歲,但她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中學畢業後到國外讀大學。她説:“我要去沃頓商學院讀精算師。”

  杜錦繡在石家莊第42中一個專門為有志出國留學者設立的班級。她的同學焦博文(音)打算去洛杉磯讀一個電影學校,李穎(音)則一心想去英國唸書,因為她喜歡《傲慢與偏見》。

  兩年來,62萬中國人出國留學,佔自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出國留學總人數的四分之一以上。

  中國海外留學生主體歷來都由最優秀的人才構成,他們選擇在中國頂尖大學讀本科,然後出國讀研究生。美國研究生院理事會公佈的數字顯示,2012年申請到美國讀研的學生比2011年增加18%。但是,到國外讀本科的學生增長速度更快。國際教育學會稱,去年到美國讀本科的人增加了43%。

  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使很多家庭有兩家老人攢下的錢可供孫輩使用。同時,很少有人能考上清華(相當於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這樣的中國頂尖大學。留學海外在經濟上逐漸變得可以承受,因而越來越成為受人們青睞的第二選擇。

  石家莊就很能説明問題。這個在北京南邊、有260萬人口的工業城市既非國際大都市,也不特別富裕,也算不上學術中心。但是,第42中現在正把自己宣傳威通往國外大學的跳板。第42中校長李亞卿説:“去年,我們畢業班的600個學生當中有10%的人到國外留學。”

  很多西方大學都歡迎中國學生,因為他們是新的收入來源。在美國,很多公共經費不足的州立大學都加強國際宣傳,並把中國當做最重要的市場之一。

  國務院下屬教育機構一位官員説:“中國人有吸引力,不僅因為他們人多,而且因為他們準備支付大學期間的全部費用。”

  Grok China稱,中國已經成為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最大的國際學生來源,每年帶來25億美元收入。加拿大政府稱,對加拿大來説,中國學生帶來的收入,包括學費和其他開支,現在已經超過其他任何領域的對華貿易,包括大價錢的自然資源産品。

  但是,很多大學現在開始思考如何在經濟利益與留學生國籍的多樣化之間達成平衡。威斯康星大學蘇必利爾的招生部負責人吉姆-米勒説:“5年以前,我們的150名國際學生當中只有三四個中國學生;現在,中國人佔我們國際學生的三分之一。我們不希望中國留學生的比例超過50%。”(凱瑟琳 希勒)

熱詞:

  • 蘇必利爾
  • 傲慢與偏見
  • 金融時報
  • 本科
  • 中國改革開放
  • 出國留學
  • 國外大學
  • 對華貿易
  • 學術中心
  • 希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