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錢江晚報:各家單幹,各自為“井”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5日 14: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錢江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窨井蓋,在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過往行人一般也都習以為常。可是你要是遇到本報昨日報道的、“杭州混堂巷不到80米的一段小路,地上居然有107個窨井蓋”,那不得了,駐足望去,這路面好像在展示“行為藝術”,像極了一件打滿補丁的衣服,頗有滄桑感。

  這般“補丁”,這般“滄桑”,在杭城的巷弄何止一處?在上城區皮市巷有條20余米的小巷,竟有40多個窨井蓋,按比例算比混堂巷還密集得“恐怖”。這是一個從老城區走過來還未抹去的“瘡疤”,也是一個現代文明城市亟需撫平的“創傷”。

  整容不容易,要把一張老臉整成嫩臉,比登天難。把窨井蓋密集簡單地歸結于老小區和新小區、有綠化和沒綠化,這城管市政相關負責人只説對了一點。是的,“補丁”多和少,老小區和新小區是有區別的。因為當時建造老小區時,城市居民生活需求還比較簡單,最早常用的窨井只有排雨、排污的下水道,之後有自來水了裝總表、造有樓層的洋房了要化糞池才用上窨井。自從城市改造步伐加快,首先架空電線入地,又隨著居民生活需求多樣,基礎配套設施建設突飛猛進,水、電、氣、熱、通信、電視等等管網,通通打起了“地道戰”。而且是埋了挖、挖了埋,以至於不少城區巷弄“補丁”遍地開花。

  要説是新小區的窨井多“隱藏在綠化帶下面”,也不儘然。一來,沒這麼多綠化空地;二來,這麼多管網若都埋于綠化帶下,開膛剖肚時花卉樹木也傷不起。其實,大多地下管網都在路面下,連一些大馬路邊的人行道上也是大塊大塊的窨井蓋板。你只要去仔細看看,上面都有各家名稱。就拿通信來説,有電信、網通等多家,各家經營各家的,你挖你的,他埋他的,我蓋我的,大家井水不犯河水,這成就了頗具中國特色的地下公共管網。

  所以,一條小巷百多個窨井蓋被看成“很正常”,因為它們“都是有功能需要的”。至於是否科學,可能就沒考慮這麼多了。問題就出在“各自為政”的“單幹戶”上,沒有一個“多管齊下”的科學的城市地下管網統一規劃。據説在一些發達國家,這些公共管道都是共享資源,不論是誰的窨井蓋,其他公司都可以申請下去。而且地下管線工程不像我們小得只能躲老鼠,人家是大得可以住人,裏面可以鋪設各自的線管,檢修也不用重復開挖。再看看青島那條歷經百年技術仍未落伍的“德國造”下水道,我們在這方面真的太落伍了。

  高樓大廈,是看得見的面子,而投入大的地下管網工程,卻是個“看不見的裏子”,寧肯今天這家挖開,明天那家蓋上,後天再有一家挖開……窨井蓋多又怎麼了,反正又“沒有影響交通”,“也不妨礙大家走路”,沒準還成一道“獨特風景”呢。

熱詞:

  • 補丁
  • 單幹戶
  • 窨井蓋
  • 小區
  • 創傷
  • 地道戰
  • 行為藝術
  • 這般
  • 綠化帶
  • 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