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他為別人義務理髮50年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5日 02: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華龍網—重慶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説到退休後的生活,除了含飴弄孫之外,大多數老人喜歡的是讀書、養鳥、釣魚、棋牌、運動。而家住巴南區魚洞鎮的巴南區區委組織部退休幹部譚吉勳卻有些另類———退休30年來,他一直守著一間小理髮店,以為附近的退休老人義務理髮為樂。

  事實上,要説義務為別人理髮的歷史,在譚吉勳那裏已經有50年了。現在有人勸他“別幹了,回家頤養天年吧”,他回答道:“不讓我理髮就全身不自在。讓我不幹了?除非是眼睛完全看不到了。”

  同事們成全了他的手藝

  位於魚洞鎮立丹大廈三樓的一處不到5平方米的小房間,是譚吉勳的理髮店。不過墻壁上的字畫和辦公桌上的報紙,卻讓這地方看起來更像是一間辦公室。

  見到譚吉勳的時候,他正津津有味地看報。他説:在機關坐久了,退了休後也改不了每天讀報的習慣。

  “我充其量算是個業餘理髮匠。”談及自己的手藝,譚吉勳説,自己從未拜師學過,但稀裏糊塗地就喜歡上了這門手藝。

  上世紀60年代初,譚吉勳是當地供銷社的幹部。當年下鄉搞“四清”時,他就給當地的農民義務理髮。“那時候我哪會剪啊,全憑感覺亂整。”但這一來卻讓他迷上了理髮,以至於一上街,他就會盯著別人的頭型看,邊看邊自己在心裏琢磨推剪應該怎麼走,鬢角留高還是留低。

  文革爆發後,機關上班不太正常。譚吉勳説:“那個時候大家都不怎麼出門,也沒正事可幹,我就正好拿機關裏的同事們練手。”就這樣,一大堆同事的腦袋,都成了譚吉勳練習理髮技藝的對象。日子長了,他成了單位裏“專職的編外理髮師”。

  退休後他專為老人理髮

  1983年,50歲的譚吉勳退休。這時,因為社會上為老年人理髮的店越來越少,巴南區機關老年體協就想辦個理髮店為自己協會的會員理髮,於是想到了他。聽説要專門搞理髮,譚吉勳最初心頭還有些打鼓。不過,一起退休的老夥伴、老領導聽説這事,“大家都勸我説,老譚,要把這個事做起來。我想了想,覺得反正自己也喜歡給人理髮,就答應了。”

  很快,譚吉勳在原巴縣政府大院內得到了一間小屋,幾位退休老人送來了木椅子、水桶、推剪、剃刀,理髮店就這樣開張了。

  “當時理髮店要收一兩毛錢用來開支水電費,我理髮是義務的,有收入都作為老體協的活動經費上交了。”譚吉勳説,自己有退休工資,並不在乎有沒有收入。能有機會幫退了休的老人們理髮,讓他覺得退休生活很充實,越活越開心。

  退休老人多數找他理髮

  “巴南區各機關的老同志只要退了休,基本上都會到我這裡報到。”譚吉勳自豪地説,來理髮的退休幹部,原來的官都不小———處級、廳級的都有。

  譚吉勳把來理髮的老人都看作是老朋友和老兄弟,聽説他們來不了,他還會帶上工具走街串巷上門服務。

  幾年前,街口的退休工人老張患病在床,譚吉勳就每個月上門給他理一次發。從區府辦退下來的老何腿腳不便,他會約好時間上門幫他理髮修面。從區人大退休的周老師摔傷在家,他也堅持上門服務。

  有人看到他將近80歲了還背著用具走街串巷十分不解,譚吉勳總説:“他們既是我的顧客,也是我的朋友,趁我腿腳還靈光,多跑跑沒啥大不了。”

  記者 任君 見習記者 彭光瑞 實習生 任天駒

熱詞:

  • 譚吉勳
  • 1983年
  • 四清
  • 老譚
  • 鬢角
  • 周老師
  • 立丹
  • 區人大
  • 府辦
  • 小理髮店
  • 搜索更多譚吉勳 1983年 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