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早一天搬家,就能早一天搬回來”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4日 15: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報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昨天,王致琴老人剛剛搬到離家不遠的臨時週轉房,滿屋的東西也顧不上收拾,王大媽先把自己心愛的熱帶魚缸仔細放好。本報記者李繼輝攝

  本報記者 董長青

  東方剛露出魚肚白,家住農光裏社區17號樓的王致琴和兒子、兒媳就已經起床。草草用過早飯,他們便忙著收拾床上用品。當天,他們一家就要搬離住了30年的老屋。“早一天搬家,施工隊就能早一天進場來修房子,我們就能早一天搬回來。”王致琴説。

  昨天是清明小長假的第一天,對於農光裏社區17號樓的居民來説,這是一個搬家的日子。前不久,這棟樓被列為朝陽區兩個抗震節能綜合改造住宅試點項目之一,45戶居民因此成為改造的首批受益者。

  記者敲開王致琴的家門,一家人正在收拾。“住了30年,傢伙什兒太多了。一搬家,全亂套了。”76歲的王致琴頭髮雖已花白,但精神矍鑠,説話清脆爽朗。

  環顧屋內,地面堆滿了幾十個同一規格的大紙箱子,連走路都比較費勁。兒子在拆一個衣櫃,兒媳正把一床被子塞到蛇皮袋中。王致琴説,春節後她聽到了有可能要改造的風聲,打那會兒起就開始收拾,該扔的扔,該賣的賣。上周剛簽完改造協議,她就從搬家公司找來了20多個大紙箱,開始打包。

  有了前一週的基礎,一家人昨天打包的活兒並不算多,但也忙活了2個小時。9點多一點,勁松街道的工作人員上門通知,搬家公司的車已經到了。

  搬家公司是17號樓的抗震加固辦公室給找的。為了推進試點,專門成立的抗震加固辦公室由勁松街道、社區、房屋産權公司和物業公司的人員組成。抗震加固辦公室特意在同一社區的21號樓安排了一些週轉房。兩棟樓的距離只有300米。

  抗震加固辦公室負責人何海軍介紹,從元宵節到現在,他們已經連續工作了近2個月。“許多居民都想趁著假期搬家,還有一些居民平時工作忙,在假期可以和他們更好地溝通,保證每家都踏踏實實地簽訂改造協議,然後搬家。”

  (下轉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搬家工人進場,將王致琴家裏的東西逐一搬上車。“師傅,這個木櫃勞駕您注意點,別磕碰了。”王致琴不忘叮囑搬家工人。

  樓下停了兩輛貨車,這是王致琴和另外一戶居民在搬家。下午搬家公司還要搬另外一家。在樓門前的馬路上,兩人多高的火車頭雕塑,默默地注視著這棟樓的變遷,這裡很多居民都是原北京內燃機總廠的職工。

  樓門前,一個中年男子正把幾隻臉盆放在一個三輪平板車上,頭髮、衣服上儘是灰屑。他叫劉勝權,住在17號樓1單元。“我們家大件兒昨兒就用貨車搬走了,一些小零碎我們哥倆就用平板車來運。”劉勝權説。

  劉勝權今年48歲,一家三口人和老母親、未婚的弟弟擠在一套51平方米的兩居室裏。“政府給我們提供方便,我們也要為政府考慮。”劉勝權説,他們家是第一批簽訂改造協議的,搬家也是最早的。改造後,他家面積將增加11到15平方米。

  而在17號樓的南邊,已經圍了一圈圍擋,一摞腳手架堆放在地上。正在看管現場的工人説,他們是前天進場的,再過幾天就要搭腳手架,改造工程即將正式開始。

  “我們估算過了,在國慶節前,我們肯定就能搬回來,回來就是新家了。”劉勝權説。

熱詞:

  • 王致琴
  • 搬家公司
  • 抗震加固
  • 週轉房
  • 農光裏
  • 兩居室
  • 綜合改造
  • 物業公司
  • 魚肚白
  • 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