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詮釋生命的意義:記民盟中央婦委會委員張春莉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4日 03:1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月的一天,全國政協禮堂金廳內,“《言為民生》、《盛世觀察》新書首髮式暨新時期‘關注民生、關注基層’社會責任座談會”舉行。兩書由民盟中央婦委會委員、首都女記協理事張春莉撰寫。全國政協委員尚紹華如是評説:“字裏行間體現出作者‘關注民生、關注基層’的熱情和良知,彰顯出一個當代知識分子‘奮筆為民生鼓與呼’的執著追求。”

  作為一個民主黨派的新聞工作者,二十年來,張春莉始終紮根在新聞第一線,關注民生,筆耕不輟。原本體質較弱的她曾三次赴高寒缺氧的青藏鐵路線採訪鐵路建設工作。第一次赴青藏鐵路線因高原反應吃不下飯,去一個星期就瘦了5斤;第二次乘試驗列車赴青藏鐵路線,在海拔5000多米高的唐古拉火車站因缺氧而短暫昏迷,但她堅持邊吸氧邊採訪;2007年7月底,當她第三次從青藏鐵路線採訪歸來、深夜趕寫稿件時又累病倒了……

  2005年春,張春莉奔赴甘肅敦煌,走訪月牙泉的沙化問題,並撰寫了長篇深度報道《莫讓敦煌成為第二個古樓蘭》。這篇新聞一經發表,便被各大門戶網站轉載,並且引起了高層領導的重視,推動了月牙泉治理。

  關注民生,建言獻策,是民盟的優良傳統。在做好新聞報道工作的同時,張春莉還利用參政建言的渠道,將深入採訪中獲得的信息,及時地寫成建議向上級反映,為民生鼓與呼。

  為了呼籲社會關注留守兒童的現狀,她專門乘坐兩天的火車,奔赴四川省金堂縣隆裕鎮等偏鄉僻裏的基層調研,讓問題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相關部門的重視。

  一年夏天,張春莉深入到西南邊境線上的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動海縣的布朗鄉進行調研。她發現,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布朗族的民族文化事業發展狀況十分令人擔憂:民族服飾變得緊隨潮流;民族歌舞中的“布朗彈唱”近乎失傳;民族民間活動人才缺乏;戀愛婚姻方式、飲食習俗乃至信仰、居住、娛樂方式等都在不斷地改變;尤其是布朗族小學的師資嚴重缺乏……作為全國22個人數較少的民族之一,布朗族的總人口尚不足10萬。面對布朗族的傳統文化逐漸萎縮的趨勢,張春莉憂心如焚。回京後,不僅寫出了4篇調研報告,還就“少數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散居民族現狀與發展”、提高布朗族小學教師待遇等較小民族社會熱點問題,寫成建議上報全國政協,供領導同志決策參考。

  天道酬勤。張春莉勤奮敬業,連續多年被單位評為十大明星人物,榮獲多項獎項。在《言為民生》首發現場,單位同仁給春莉發短信道:“春莉,你像臘梅般燦爛綻放!”“非常鼓勁,生命之意義莫過如此……”(周琳)

熱詞:

  • 張春莉
  • 民盟中央
  • 留守兒童
  • 婦委會
  • 布朗族
  • 青藏鐵路線
  • 生命的意義
  • 言為民生
  • 盛世觀察
  • 莫讓敦煌成為第二個古樓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