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心育:一個緊迫的教育課題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4日 01: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不久前,在內蒙古包頭市昆都侖區團結大街第四小學參觀,讓我領悟了心育的深意。走進學校的教學大樓,大廳正中懸挂著兩個大字“慎獨”,一側是學校的校訓:讓自律成為品質,讓自省成為習慣,讓自強成為追求。學校還設立了養心堂,為學生獨立思考、交流人生、師生對話開闢一個空間。

  一直以來,學校教育以德、智、體、美、勞為主體內容,以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但從學生成長看,智育限于知識,德育限于規範,美育限于技能,勞體限于鍛鍊……依我之見卻缺少了心育這個育人之本。在傳統經濟社會的生活環境中,家庭和社會潛移默化的熏陶可以彌補心育的不足,而處在社會生活急速變遷的今天,獨生子女、留守兒童、小皇帝的生長氛圍,網絡信息、奢侈消費、家長溺愛的生活氛圍,造成一些孩子“惟我主宰一切”的心理傾向,這使青少年的自我修養增加了難度。實踐表明,一個人無論知識再多,學歷再高,能力再強,缺乏對自己心靈的養護,缺乏對自我的駕馭,不知在什麼時候就會跌跟頭。

  由心育又想到,相傳宋代包公包拯眉宇間的月牙兒是他的第三隻眼睛,由此能看到世間萬象、是非曲直。我又以為,神話的寓意是説,人需要第三隻眼睛,兩隻眼睛面對現實,第三隻眼睛照著自己的內心,透視靈魂的自我。包拯敢鍘陳世美,敢於蔑視皇權,正義的力量哪來?不就在於他“長”著一隻內眼,才修煉出剛正不阿、鐵面無私的心性嗎?在我看來,這只內眼,當人人有之,當從童年修煉。而心育,就是要讓孩子們培育出一隻照耀內心的眼睛。

  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孩子小時候,被書本和作業壓得喘不過氣來;等長大後,又被就業、工作、生活、婚姻等牽拽著,心始終難以安靜下來……一些人的修身養性已經出現功利性異化──養心,成為一種“實用”的手段,一種對現實妥協的妙招。其實,心育作為終生課題,不僅對孩子而且對成人都是須臾不可懈怠的。

  心育,指向是心,方式在育。對我們每個人來説,除了保持好的心理調節,加強品德修養,培養健康情感,重要的是構建健康的精神生活,把心交給理性安頓,讓信仰和尊嚴為自己的一生保駕護航。這是一個永恒的心育課程,從學生到成人,自育、他育、社會熏陶都不可離開這個修養之本。(商慶平)

熱詞:

  • 心育
  • 留守兒童
  • 師生對話
  • 慎獨
  • 學生成長
  • 養心
  • 第三隻眼睛
  • 包拯
  • 課程
  • 陳世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