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一○四團黨委為轉場牧民送溫暖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3日 17: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天山網原創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天山網訊(通訊員劉傑 哈愣別克攝影報道)3月28日至29日,一○四團團長任志宇、副團長殷超一行驅車300多公里,來到牧三場敦德爾溝冬季草場,看望慰問了正在向春季草場轉場的牧民,為他們送去了食用油、大米、磚茶等慰問品,並祝願他們轉場順利。

  在巴音布魯克五點處,場領導為轉場途中的牧民發放了感冒藥品、飼料、煤50公斤,以及青黴素、土黴素、磺胺嘧啶等畜藥,確保物資保障到位、人畜安全轉場。

  牧民艾山老人感慨地説:“如果沒有場領導帶路幫忙駝垛子、支帳篷,我們兩口子轉場還不知道吃多少苦、受多少累才能安全翻過達坂,感謝黨培養的好幹部,感謝團領導,謝謝你們的關心和幫助,我們更加有信心抓好生産。”

  筆者還了解到,今年牧三場為239余戶牧民發放了國家草原生態補助金,每戶4374.5元,已于3月29號發放完畢。

  據悉,一○四團牧三場地處天山中麓,與巴州地區的和靜縣相鄰交錯,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由於幅員廣闊,每年牧民轉場都要翻山越嶺、長途跋涉。特別是要趕著牲畜翻越橫亙在冬、夏牧場之間的大山,成為牧民轉場最大的困難,“逐水草而居、靠遊牧為生”是過去哈薩克族牧民生活的真實寫照。

  自2008年一○四團大力推進牧民定居工程以後,世代以遊牧為生的牧民們徹底告別了馬背、告別了蒙古包,成為了團場發展現代畜牧業的受益者和主力軍,但牧三場目前仍有12戶牧工要趕著近3000頭/只馬匹、牦牛、山羊等進行轉場,敦德爾溝就是他們的越冬草場,那裏四週高山矗立,平均溝長30公里、溝寬0.5公里,自然條件惡劣,受草場的條件限制,每年的3月下旬是牧民轉入距離100多公里的春草場(小布魯斯臺)産羔育幼生産點。每年從冬季草場(冬窩子)轉入春季草場(春窩子)一家一戶的牧民都要扶老攜幼,馱著氈房,趕著牛、馬、羊轉場去春季草場,期間要翻過海拔4000米左右的敦德爾溝大板冰川頂,那裏是南北疆交界地帶氣變化異常早晚溫差大,白天零下7度,晚上零下20多度。天氣狀況變幻無常,隨時都會有暴風雪、冰雹甚至雪崩等情況出現。

  據牧三場黨支部書記何衛新介紹,眼下,正是哈薩克族牧民轉場的時節,牧民們趕著牲畜,從冬季草場(冬窩子)前往春季草場放牧飼養,産羔育幼。今年那兒和往年一樣,近五十公分的積雪,再加上颳風,乘馬及駱駝都難以行走,場領導組織牧民在的達坂頂上清除牧道積雪,修繕牧道,到轉場必經之路最危險的被積雪覆蓋,工作人員每人都腰繫上繩子,讓其他人拉著,小心翼翼的走到對岸探路開道後,然後組織畜群順著腳印有序地通過,翻越達坂。

熱詞:

  • 轉場
  • 牧民定居
  • 團黨委
  • 送溫暖
  • 冬季草場
  • 團團長
  • 敦德爾溝
  • 育幼
  • 放牧飼養
  • 積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