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清明節,請文明祭祀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3日 13: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湖上小桃三百樹,一齊彈淚過清明”,清明節漸行漸近,連湖上的小桃樹都在紛紛為清明落淚,更何況是對已故的親人呢,兩句詩把清明節的悲傷之情表達到了極致。

  清明是追思的日子。自古以來,清明掃墓不僅祭奠祖先、緬懷先人,也尊崇英烈、認祖歸宗,這源自中國傳統孝文化,也是清明節強大的生命力和民間根基所在。

  但當前,部分民間祭祀物品已經走向異化,街頭上,拋撒紙錢,煙霧薰人;墓地裏,“寶馬”、“別墅”、甚至燒“小姐”隨處可見,這使頗有文化內涵的節日變得淺薄、低俗。

  清明節憑藉中華民族發自內心的虔敬,穿越時空、歷經滄桑而盛行不衰。清明作為文化符號,不僅是文化的精華,也是文明的縮影,蘊涵著獨特的民族情感和精神內核,代表著一種根深蒂固的民族情結。清明節成為國家的法定假日,絕對不是對傳統文化的“簡單復歸”與“拯救”,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傳承文明,不斷昇華。

  尊重傳統,充分展現清明文化的意義,不是哪個人所能擔當的,需要強有力的社會意識引導。這不僅是倡導“網上祭奠”、“鮮花祭奠”、“居家祭奠”等社會新風,也是借“清明文化節”深入挖掘清明文化的內涵。而這又恰恰是體現文化力的一個重要標誌,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恒久主題和重要環節。

  而做為中華民族的個體,我們每一個人,在清明節去祭祀已故親人的掃墓者,大家應從毛主席的祭祀父母的方式上得到點啟迪,在親人墓前植樹,用一束鮮花寄哀思,緬懷親人對自己的賦育之恩,教育後代要繼承先人的優良家風,遠離那些祭祀陋習,讓大家度過一個平安、文明的清明節。(銀盛)

熱詞:

  • 清明節
  • 網上祭奠
  • 拯救
  • 別墅
  • 寶馬
  • 小姐
  • 民間祭祀
  • 連湖
  • 傳承文明
  • 孝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