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踏青時節話食青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2日 09: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梅州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客家民俗】

  ●肖紹彬

  清明前後綠滿山野,草木豐茂,春風和煦,不冷不熱,正是踏青好時節,最能喚起人們春遊的興趣。

  踏青即短途春遊,冬季草木凋零缺乏生氣,春回大地,樹木長新葉,百花爭艷麗,走出家門放鬆身心,路上山坡綠草如茵,人們行走其上,踏著青綠之草,故謂踏青。踏青古已有之,古籍《武林舊事》載:“清明前後十日,城中仕女艷粧飾,金翠琛縭,接踵摩肩,翩翩遊賞。”古時女人,特別是官宦及富家女不可隨便外出,她們便利用清明放飛心情外出踏青,當然男人也不落後。現在踏青已多元化,或鄉村自駕遊,或三五知己結伴到郊外信馬由韁觀賞田園風光,或到山村訪友,既觀景,又敘舊,優哉遊哉!客家俗語“清明時節墓門開”,更有些人踏青掃墓兩不誤,因為墳墓多建在山坡上,掃墓可觀賞滿山的青綠和爭奇鬥艷的山花,在大氧吧呼吸含負離子的新鮮氧氣,在祭拜先人的同時,作一次快樂的春遊,何樂而不為。

  客家人大多居住在山區鄉下,踏青方便,他們還有食青的習俗。“驚蟄播種,清明割麥”。割了小麥後便可看見田裏嫩綠水靈的白頭翁,民間傳説它可防治頭痛,有健身作用,人們便做白頭翁粄吃。路邊屋角苧麻,客家人叫苧,它的皮柔韌可紡紗,春天其新葉肥厚鮮嫩,有清心降壓涼血之功效,人們便把它搗爛拌進米粉中做“苧葉粄”,其香味獨特,是客家名小吃。還有清熱降火的艾粄,另外有作為菜肴的布驚芽、山蕨、山蒼樹芽等綠色食品。食青成因,一是過去人們大多吃不飽,便做小吃當點心,塞飽肚子。二是清明後農忙開始,勞動強度大,須有強健的身體,食青如藥膳,有強身健體的作用。現在“食青”作為時令小吃,算是美食消費了。

熱詞:

  • 踏青
  • 武林舊事
  • 春遊
  • 客家人
  • 白頭翁
  • 觀賞
  • 播種
  • 山花
  • 民俗
  • 綠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