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薩科齊被指用校園槍擊案“作秀” 製造轟動效應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1日 11: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網絡版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圖盧茲恐怖槍手被擊斃一週後,在法國,情感逐步讓位於理性,各界冷靜下來之後開始反思。有觀點認為,此次“反恐戰”成為薩科齊的“公關戰”,法國警方作為媒體的“唯一信息源”,控制着媒體的節奏,左右着媒體的報道。

  此案目前尚存很多疑點。例如,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法國特警部隊,為什麼竟然用了33個小時來對付一個沒有挾持人質的恐怖分子?法國官方的説法如下:第一,政府希望活捉恐怖分子,因為人民和恐怖分子的家屬都希望能由法庭來對其進行審判;第二,政府使用“消耗戰術”,以使恐怖分子陷入疲憊狀態,從而減少警方不必要的傷亡。

  一些政界人士和學者對官方的解釋不以為然,堅持認為薩科齊想利用這33小時通過媒體“充分作秀”。

  法國專門研究媒體的社會學家、大學教授讓—路易密斯卡在接受法國《快報》網站採訪時表示,薩科齊和自己的內政部長克洛德蓋昂,在整個事件過程中控制着媒體的報道節奏和內容。他對薩科齊利用這次恐怖事件進行媒體公關的做法表示批評,並認為媒體也應負一定責任。

  密斯卡認為,總統大選和恐怖襲擊這兩個因素,對媒體的報道方式有很大影響,“即時”、“現場”報道成為媒體選擇的報道方式。在法國特警圍困梅拉赫期間,法國幾家電視新聞頻道進行不間斷地現場直播,完全放棄了對法國和世界其他新聞事件的報道。一些報紙和雜誌也不甘落後,在自己的網站上設立專門欄目,像直播體育比賽那樣進行滾動報道。密斯卡説:“在情感專制的影響下,媒體被變成了製造悲劇緊張氣氛的機器。”

  警方圍困梅拉赫的行動,是在媒體的視線外進行的,儘管現場附近有大量記者,但是他們對於參與行動的法國特警“只聞其聲、不見其人”,記者獲得的所有信息都來自在現場指揮的法國內政部長克洛德蓋昂和在巴黎坐鎮的薩科齊。

  密斯卡形容道,法國官方將相關信息“一滴滴”地透露出來,掌控着媒體的報道內容和節奏。他説,由薩科齊這個“掌權者”和蓋昂這個“技師”組成的“敘事搭檔”,製造了非常真實的效果,第二信息源的缺少,讓人很難想象還有“另外的故事”。

  密斯卡對媒體也提出批評。他説,媒體在整個事件中不再是“信息的傳遞者”,而是“情感的傳遞者”。法國在此期間不再有“觀點的民主”,而只有“情感的民主”。他批評媒體沒有“抵擋住”這種趨勢。

  密斯卡還對在法國各大新聞頻道進行現場評論的一些犯罪學家、心理學家、退休警察提出批評。他認為,這些人士根據來自官方的消息對梅拉赫事件進行種種評論,使人更加相信官方消息的真實性。

  法國“國內情報總局”在2008年成立之前,法國“國土監控局”是負責反間和反恐的部門,曾經擔任該局局長的伊夫博耐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説,薩科齊決定將圖盧茲所在大區的安全防範級別升級到“深紅色”,這“完全沒用”。他認為,是薩科齊和蓋昂有意製造了媒體轟動效應。

  實習編輯:謝秋芳 編輯:賈茹

熱詞:

  • 薩科齊
  • 校園槍擊
  • 密斯
  • 恐怖分子
  • 深紅色
  • 抵擋住
  • 快報
  • 技師
  • 一滴滴
  • 反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