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中青報:奧巴馬政府虛偽地對中國窮追猛打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1日 09: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電信設備巨頭華為,最近在國際市場上不太順利。

  據法新社報道,華為公司遇到阻撓,不能參與澳大利亞的全國寬帶項目競標,原因據説是澳方對網絡安全的擔憂。 澳大利亞總理吉拉德辯解説,此舉符合國家利益。就這樣,華為和這個金額高達359億澳元(1澳元約合6.58元)的項目基本無緣。

  英國《金融時報》分析認為,被排除在這項合同之外,再現了華為的困境。該公司佔領了許多發展中國家和歐洲國家的市場,並將全球大多數主要電信運營商視為自己的客戶。美國之音認為,華為被認為與中國軍方有著緊密的聯絡。此前,華為在美國投資手機寬帶網絡以及並購美國網絡通訊公司的努力,也一直進展不利。

  中國企業海外並購、投資被拒,通常都是因為國企背景,像中石油、中石化這些企業,無論怎麼解釋都無法剝掉“國家企業”這層皮,他們不冤枉。如今,民企華為也受阻。真正並購成功的,是吉利對沃爾沃的收購,但之後青年汽車洽購薩博便遭遇阻擊。

  企業走出去,無論是國企還是私企,都面臨種種阻力,連鐵路建設項目,也不例外。

  香港《南華早報》報道説, 北京計劃興建連接中國南部與東南亞大陸,一直通往新加坡的龐大跨界鐵路網,但這項大膽計劃陷入地區政治對抗的泥淖。泰國國家鐵路公司決策研發部負責人西迪韋金對與會代表説:“泰國不會讓中國公司來建高鐵。”

  其實,中國公司的“殺傷力”並不大,這是加拿大媒體的説法。據加拿大《環球郵報》報道,絕大部分收購對加拿大的安全不構成威脅。

  一份由華盛頓的喬治敦大學國際貿易教授西奧多 莫蘭撰寫的報告指出:“中國採購協議産生的重要影響,並不能支持中國‘鎖住’世界資源的普遍觀點。”報道稱,審查記錄顯示,多數來自中國的外資收購,目的是擁有股份而非控股權。在接受審查的35個投資項目中,23個有助於供給多樣化及提高競爭力。

  有些東西不能買,不能投資,但有些東西,不賣還不行,比如説稀土。

  《福布斯》雜誌文章説,眾所週知,奧巴馬政府最近與歐盟和日本聯手在世界貿易組織就所謂的中國限制稀土元素出口一事提起訴訟。這等於在告訴中國,它必須出售更多本國的特有産品。這裡的虛偽令人吃驚,尤其是考慮到美國政府對幾乎所有礦物的勘探和開採,實施了名目繁多的限制。

  奧巴馬政府在這個問題上的所作所為,相當於中國向世貿組織提起訴訟,要求美國更多地開發阿拉斯加及美國控制的其他富含石油的地區。

  文章評論説,奧巴馬政府為了掩蓋自己的錯誤,虛偽地對另一個國家的政府窮追猛打。美國政府的行為證明了它對於商品自然流通與人為限制無關的原理一無所知──而對於不懂難為情的奧巴馬政府來説,這一點讓本應是一段尷尬經歷的此事,變得更加讓人尷尬。

  説老實話,美國媒體能如此批評本國政府,中國人看著挺過癮。不無遺憾的是,中國媒體上,竟然沒看到這麼一針見血的批評。

熱詞:

  • 奧巴馬
  • 中青
  • 福布斯
  • 金融時報
  • 環球郵報
  • 殺傷力
  • 南華早報
  • 鐵路網
  • 鐵路建設項目
  • 外資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