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教育評論:大學應各美其美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1日 04: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陳寅恪先生每次講課,總是開宗明義:“前人講過的,我不講;近人講過的,我不講;我自己講過的,我不講。現在只講未曾有人講過的。”言人所未言,這是陳寅恪先生追求的特色。

  對於一所大學而言,也應如此。

  早年,季羨林先生曾被問及北大和清華兩所學校的不同風格,他説,“肯定不一樣,這並不奇怪,就好比李白和杜甫是兩個好朋友,但卻風格迥異。”

  有大學校長將大學之特色做了形象的比喻:“特色”就像空氣,看不見,摸不著,但離開它,你就會窒息而死。

  我們從世界上一些知名大學的“校訓”或箴言所傳遞出的不同的精神內涵當中,能夠感受到世界著名大學的個性之美。牛津大學強調“求是、辯證、以人為本”,耶魯大學主張“教育不是為了求職,而是為了生活”,麻省理工大學要求自己的學生“理工與人文相通,博學與專精兼取,教學與實踐並重”,清華大學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與“行勝於言”,北京大學的“思想自由、兼容並包”與“愛國,進步,民主,科學”。

  這些優秀大學的特色文化令這些學校在世界高校之林中,顯得卓爾不群,也使得他們的學生因母校的厚重文化和與眾不同而感到自豪。

  從歷史來看,我國高校曾因客觀的歷史原因,出現了個性不分明、特色不明顯的問題。不少高校盲目求大、求全,定位不清晰、育人目標不明確,導致了很多高校採用一個辦學模式,一條發展路徑,一種培養規格,千校一面。近年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高校認識到特色發展的重要性。這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在邁向世界一流大學的進程中,更顯得重要。

  曾任普林斯頓大學校長的美國第二十八任總統伍德羅 威爾遜1907年在哈佛大學的演講中強調,“普林斯頓不像哈佛,也不希望變成哈佛那樣;反之,也不希望哈佛變成普林斯頓。我們相信真正的活力在於多樣化,在於各種思想的相互補充,相互競爭。”

  那麼,如何才能形成大學的特色?或許並沒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但有這樣幾個例子很具代表性,也會帶給我們一些啟發:

  斯坦福大學以前曾有過一個規模不大的建築學院,在美國大學的建築學院專業排名中,位於十名之外。學校為此做了研究,將為使建築學院進入前五名而需要的投資與將同樣多的投資應用於其他學科所産生的收益進行對比,如電子工程、計算機科學技術等。最終,學校的決策是,取消建築學院,集中精力和資源辦好其他學科,突出特色與長項。

  1904年,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在查理斯 范海斯校長的領導下提出了“威斯康星理念”,范海斯認為,威斯康星大學要在一個農業大州“美國的奶牛場”中生存和發展,教授的皮靴上不能不帶有牛糞,他們明確了學校的定位,立足農業服務。經過幾年的發展,哈佛大學校長艾略特詼諧地評價威斯康星大學,“如果你到威斯康星大學去,別忘了吃那兒的冰淇淋,非常可口好吃。”艾略特説,威斯康星大學是一所優秀的州立大學,它之所以取得這樣的地位,是由於在為州服務的過程中,威斯康星大學在學科方面辦出了特色,在畜牧科學、生物科學和細菌科學等學科都取得全美領先地位。

  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期待當我國有更多的高校躋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時,能夠形成一個各具特色、個性分明的光彩奪目的中國高校群體。(趙婀娜)

熱詞:

  • 特色
  • 威斯康星大學
  • 教育評論
  • 大學校長
  • 學科
  • 專業排名
  • 建築學院
  • 行勝於言
  • 校訓
  • 辦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