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農民工博物館設計隨想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1日 02: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陳萬里資深室內建築師。受聘于香港專才計劃工作,在香港註冊成立萬里建築(香港)研究所,後回廣州成立廣州陳萬里建築設計事務所。

  名家講嘢

  陳萬里

  春節後,受政府部門邀請,作為廣州農民工博物館新一輪建築設計方案評標專家,得以了解這個非常有意義的項目的最新進展。我也準備了一個設計,奉獻給正從歷史走向幸福未來的廣州。

  廣州農民工博物館,通過保留現有建築而從內外空間重新設計建造。結合整個馬務村的居住品質提升,努力回歸東方原本的思想高度,並帶動周邊社區的綠色意識、可持續發展並走向美好未來。

  合院式以及東方街道式空間的深層挖掘,形成了廣州農民工博物館優化的居住“空間信息矩陣”。這個“空間信息矩陣”不僅映現以廣州為龍頭的珠三角城鄉一體化,還將映現亞洲及世界城市的發展未來,並試圖解答世界城市所面臨的很多嚴峻難題。這是該博物館在東方人文復興中的積極意義及豐富內涵所在。

  她應該是樸實的、內斂的、端莊的、平易的、有分量的。

  東方空間是街道式的信息矩陣,立體豎向可持續的要點是空中庭院院落。街道式的信息矩陣,可持續的程度高,延伸就是方格狀城市——傳統的九宮格曼陀羅壇城。街道式信息矩陣的豐富版是蘇州園林空間;東西方街道與西方廣場的空間矩陣在嶺南建築得以融合,例如騎樓就是嶺南街道最豐富的“表皮”形態。

  家庭與院落建築,根本在於立體多維信息“矩陣”的傳承,東方的思維很清晰。每一步,都是可持續傳承,歷史符號學也著眼于落實這個範疇。

  亞洲的“新陳代謝”流派曾試圖把柯布西耶的模數系列延展到城市,並在多個行政居住中心、大學校園園區建設實踐,但並沒提出、發現邊界問題,立體可持續也欠缺。

  軟構主義新理論對此的解答是:城市每3000~10000米邊界的綠地保留,城市因而“漂浮”,因而成為有活力的自我調節系統,因而映現自然秩序,因而生生不已,因而生態綠色可持續發展,因而理想城市鄉村一體化回歸。

  立體農業、深耕細作,是傳世智慧,也是解決中國人口、資源、社會可持續、對人類貢獻等嚴峻問題的唯一方向。

  空中庭院,屋頂種植稻穀,作為馬務村居住區邊界保留100米~300米寬的帶狀稻田,這是對城中村改進的引領理論實踐方法,也是解答城鄉一體化難題的引領理論實踐方法。

熱詞:

  • 矩陣
  • 農民工
  • 博物館設計
  • 街道式
  • 隨想
  • 表皮
  • 空中庭院
  • 空間信息矩陣
  • 映現
  • 室內建築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