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治理文物市場亂象國家文物局將出手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31日 04: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 研究制定《文物評估認定條例》

  ◎ 限制估價類節目禁節目中交易

  ◎ 嚴格文物拍賣標的報審和備案

  ◎ 及時開展拍賣資質有效性查驗

  ◎ 建網絡文物交易服務準入機制

  ◎ 嚴打仿製工藝品冒充文物交易

  新華社北京3月28日電 記者廖翊針對一段時間以來我國文物市場出現的種種亂象,國家文物局政策法規司司長李耀申28日在國家文物局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國家文物部門有責任高度重視,加強管理。

  他説,就眾所關切的文物鑒定而言,國家文物局有關部門將重點開展以下工作:一是根據文物法要求,推動建立文物鑒定資質資格管理制度;二是加強文博行業道德制度建設,研究修訂《中國文物、博物館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三是協調建立相關部委聯合管理工作機制;四是加強法規制度建設,研究制定《文物評估認定條例》;五是加強對媒體有關文物節目、欄目的管理,提倡宣傳普及文物鑒賞知識類節目,限制文物估價類節目,禁止在節目中進行文物交易。文物部門可在專業人員、文物資料等方面對媒體提供支持。

  對於拍賣企業拍假、假拍的問題,李耀申指出,目前,文物拍賣存在的突出問題是一些拍賣企業濫用《拍賣法》第六十一條的例外免責條款,“知假拍假”,欺詐消費者,影響和制約了文物拍賣市場的長遠發展。下一階段,國家文物局和各級文物行政部門將繼續努力做好文物拍賣企業的審批管理工作。整頓行風行規,建立健全文物拍賣專業人員責任制,嚴格文物拍賣標的的報審、備案等工作;嚴格進行文物拍賣經營資質許可工作,及時開展文物拍賣經營資質有效性查驗; >>下轉第三版

  >> 上接第一版 配合各地工商、公安、稅務部門做好對文物拍賣企業涉嫌商業欺詐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工作,加大處罰工作力度;大力開展文物拍賣專業人員的培訓考核工作,探索開展文物拍賣專業人員資格管理;支持、引導、推動文物拍賣行業協會組織建設,加強文物拍賣行業的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

  李耀申表示,古玩城、古董店、藝術品市場、舊貨市場、收藏市場、藝術品博覽會、網絡交易等買賣文物行為,不同程度存在魚龍混雜、假冒偽劣、交易欺詐等現象。針對這些問題,國家文物局將聯合相關職能部門採取規範引導措施,促進文物流通市場的健康發展。對於近年來出現的網絡文物交易情況,國家文物局正在加緊調研,研究建立網絡文物交易和服務主體準入機制,並制訂相關管理措施。

  談及近期媒體關於“文物造假地圖”的報道,李耀申説,文物造假不同於文物複製。根據《文物保護法》等有關規定,從事文物複製的單位,應當依法取得資質證書。複製文物應當依法履行審批手續,未經批准不得進行文物複製。文物複製品應有表明複製的標誌和數量編號。將倣照文物製作的工藝品投入市場,並作為文物進行交易,以假亂真,牟取暴利,擾亂市場秩序,損害消費者利益。對此類欺詐行為,應當依法查處和打擊。

熱詞:

  • 文物拍賣
  • 國家文物局
  • 文物保護法
  • 文物複製
  • 道德制度
  • 文物部門
  • 文物鑒定
  • 文物市場
  • 亂象
  • 文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