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中華老字號藥廠首現無粉塵生産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31日 03: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傳統中藥廠告別手工制藥 年增效益百萬

  記者耿旭靜

  通訊員穗經貿宣

  “以前從藥粉到幹丸要7天,現在引進機械化生産,只需要半小時。”中華老字號中一藥業由傳統中藥手工生産步入現代化清潔生産,在國內首家實現無粉塵生産,年增效益100萬元。昨天,記者跟隨廣州市經貿委走進安利、中一藥業,探秘清潔生産。

  安利投3000萬節能降耗

  為響應廣州市新型城市化發展要求,安利公司2011年投資2992萬元實施輸送管道清潔、槽罐儲物改造、中水回用等8個項目,每年可産生效益300多萬元,達到節能降耗減污的目的。

  在安利工廠的家居個人護理車間,安利生産高級經理葉穗鋒向記者介紹了投資2690萬元進行的槽罐儲運改造。此前,車間內的大部分液態原料都是使用塑料或者鐵桶統一包裝,在卸料、存儲、轉移過程中會有一部分原料損耗,同時也會産生大量的原料廢桶。實施槽罐儲運改造項目後,液態原料改用罐體裝,每個罐體可裝液態原料30噸或者50噸,並且用槽罐車代替原來的桶裝原料運輸,大大減少了原料損耗,大幅度降低員工的工作強度。

  工作人員介紹説,在生産過程中會産生大量中水,安利工廠採用“過濾加殺菌”工藝處理回用,最後用作綠化景觀用水、冷卻塔補水等。據王經理介紹,這套改進設備在去年已經投入使用,每天回收處理中水量達800噸,每年節約20多萬元成本。

  中藥生産引入機制化作業

  在廣藥集團廣州中一藥業消渴丸生産車間,記者看到,這裡已完全擺脫了中藥傳統生産模式,代之以機械化作業,這也讓生産效率成倍地提升。

  中一藥業是國內第一家實現無粉塵生産的中藥廠。安全監督部部長麥建華説:“在整個車間,基本上看不到粉塵。通常來説,粉塵是很難回收再利用的,這樣就減少了原料的消耗,提高了生産效率,每年節約電費約23萬元,同時産能提高了1~3倍。”

  麥建華介紹説,現在生産工藝上已經實現了機制線,大部分的工作都是機器操作,生産藥品的時間大幅度減少,原來生産消渴丸的整個過程要耗時一個星期左右,自從引進微波烘乾技術,現在只需半小時左右。

  藥丸的包衣環節引進了意大利包衣機,包衣過程各項參數均有電腦控制,實現機械化,這些都極大地減少了人力成本,同時産量大幅度增加,每年增加收益100萬元。

  廣州大力推進

  新型城市化發展

  循環低碳綠色

  經濟系列報道

熱詞:

  • 粉塵
  • 中華老字號
  • 生産模式
  • 生産效率
  • 節能降耗
  • 原料
  • 清潔生産
  • 消渴丸
  • 城市化發展
  • 機制化
  • 搜索更多粉塵 中華老字號 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