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民俗是我們祖宗傳下來的"──兩岸三地記者聯合採訪中原民間文化側記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9日 22: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鄭州3月27日電(記者雙瑞)“捏的明明是猴子,為什麼叫泥泥狗?”“花裏胡哨的木版年畫要上幾遍色?”在太昊伏羲定都的淮陽,在以木版年畫和岳飛大敗金兀術聞名的開封朱仙鎮,在民權縣“荷鋤也可弄丹青”的王公莊畫虎村,參加聯合採訪中原民間文化藝術的40余名兩岸三地記者興致盎然。

  “民俗是我們祖宗傳下來的東西,這在台灣比較少見。來中原看民間藝術,對我們以及下一代都很有啟發。”台灣新聞網副總編輯蕭金龍説。

  朱仙鎮木版年畫距今已有800多年曆史,造型古樸誇張,色彩新鮮艷麗,具有獨特的地方色彩和淳厚古老的民族風格,與天津楊柳青、江蘇桃花塢、四川綿竹年畫齊名。在朱仙鎮一家木版年畫店,老藝人一絲不茍地進行手工套色,台灣《中華稅務日報》記者黃明生湊在跟前一邊調整角度拍照,一邊口中發問,“木版圖案怎麼刻”“年畫為什麼用白紙而不是喜慶的紅色”“人物腦袋怎麼比身子還大”。老藝人呵呵一笑,不慌不忙地講上一段又一段古老的故事。

  “看到這些民間藝術家,蠻震動的,蠻有特色。”黃明生是第5次到河南了,他説每次來都感覺河南在進步,而且傳統的東西沒有丟。《中國時報》記者李文輝打趣説:“這些藝術在台灣只存在於小朋友那裏,走出校門就忘光了。”

  民權縣王公莊畫虎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人執畫筆,有詩稱讚:“荷鋤也可弄丹青,不描花草畫虎雄”。或鋒芒畢露,或閒散從容,栩栩如生的畫作讓不少記者伸手去摸老虎尾巴,“毛這麼蓬鬆,不是粘上去的吧?”聽到介紹説村裏有夫妻畫家、父子畫家甚至三世同堂作畫,黃明生連連稱嘆:“能把這麼好的藝術延續給後代,太有價值了!”

  引起記者們極大好奇心的淮陽“泥泥狗”,其實是泥玩具的總稱,有造型各異的飛禽走獸200多種,被譽為“真圖騰”、“活化石”。當地人介紹説,泥泥狗以黑色作底,其中蘊藏了深奧、神秘的伏羲文化,然後以青、白、紅、黃、藍五色點畫。

  台灣中國網記者姚淑英興奮地説:“它的塑造是根據中國的五行,黑屬水,青屬木,白屬金,紅屬火,黃屬土。”至於統稱為“泥泥狗”,她認為狗代表忠誠,而“忠”在中國人所崇尚的“忠孝仁義禮智信”排第一位。幾位當地人第一次聽到這樣新奇的解釋,微笑著陷入沉思。

  此次兩岸三地記者聯合採訪活動主題為“探尋中原文化,傳承華夏文明”,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主辦,來自台灣的《中國時報》《旺報》以及香港的《大公報》《文匯報》等媒體的40余名記者參加。

  活動自23日啟動,將持續至28日結束。台灣的中國新聞網記者吳宜靜已對下一次來訪充滿期待:“祖宗留下的文化真的很了不起,我們需要多多交流。”

熱詞:

  • 泥泥狗
  • 王公莊
  • 大公報
  • 文匯報
  • 中國時報
  • 畫虎
  • 民俗
  • 太昊伏羲
  • 藝人
  • 旺報
  • 搜索更多泥泥狗 王公莊 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