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安妮栗樹”在以色列延續生命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9日 19: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耶路撒冷3月26日電(記者范小林 報道員羅南)26日正午,一棵來自荷蘭的栗樹苗落戶耶路撒冷亞德韋希姆大屠殺紀念館的花園。燦爛的陽光下,樹苗的枝葉顯得格外翠綠。

  這棵纖細的樹苗取自著名的“安妮栗樹”。二戰期間,猶太少女安妮 弗蘭克和家人為躲避納粹迫害,藏身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密室中,寫下了著名的《安妮日記》。安妮一家在那個辦公樓密室中躲藏了兩年多。在日記裏,安妮多次寫到她透過天窗仰望一棵栗樹憧憬自由。1944年5月13日,安妮最後一次提到栗樹:“我們那棵栗樹花開得正盛。它枝繁葉茂,比去年更加美麗。”此後不久,安妮一家因有人告密而遭納粹逮捕。

  樹苗栽種儀式上,一位戴黑色禮帽的83歲老婦人特別引人注目。她叫漢娜 皮克,曾和安妮在阿姆斯特丹的同所學校上學。安妮在日記裏稱這位密友“漢娜莉”。

  “每次我母親提到安妮總是説:‘上帝知道一切,但安妮知道得更多。’安妮有很多知識,而且她總是説得很對,”漢娜回憶説。

  漢娜一家1943年被納粹逮捕送到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1944年8月,安妮一家被捕去了奧斯威辛集中營,後轉到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

  漢娜説,她在集中營隔著鐵絲網跟安妮見過三次面。第一次見面,安妮問她有沒有吃的。“我正好藏了一點兒吃的,就隔著鐵絲網扔給安妮。她沒接住,食物被別的餓壞了的女孩搶走了。”第三次見面,漢娜給安妮扔過去更多吃的,安妮總算接到了。“那是1945年2月,是我最後一次見到她,”漢娜告訴新華社記者。

  之後一個月,15歲的安妮在集中營染病死去。她一家8口人,只有父親倖存下來。

  安妮當年在阿姆斯特丹藏匿期間寫下的日記後來得以出版,被譯成60多種文字,打動了全世界成千上萬讀者的心,並被多次改編成電影和舞臺劇。

  安妮一家當年的藏身之處後來成為安妮紀念館,那棵給她帶來慰藉的栗樹成為自由和希望的象徵。2007年這棵150多歲的栗樹因真菌感染而腐爛,並有傾倒危險,是否砍伐它在荷蘭引起爭議。最終經專家鑒定和法庭裁決,它被認為能繼續存活5至15年,人們對它進行了加固。然而,2010年8月一場大風吹倒了栗樹。之後,荷蘭安妮基金會收集了這棵栗樹殘存的樹苗和種子,分送世界很多地方栽種。

  出席樹苗栽種儀式的荷蘭駐以色列大使費爾德坎普對記者説,這是個美麗的儀式,如果安妮在場,她也會覺得很美麗。他説,栗樹被風吹倒時,荷蘭人非常傷心。安妮被看做“荷蘭的女兒”,“安妮就像一棵沒有來得及開花的樹”。

  亞德韋希姆大屠殺紀念館負責人沙萊夫邀請了耶路撒冷一所中學的9年級學生參加栽樹儀式──他們的年齡正是安妮寫日記時的年齡。沙萊夫對學生們説:“安妮是一個細膩敏感的女孩,她通過寫日記表達思想和情感,就像你們現在在‘臉譜’網站上所做的一樣。”

  “我們今天聚在這個小小的儀式上來表達希望。每種下一棵新樹,我們也栽種了希望,它是生命延續的象徵,”沙萊夫説。

熱詞:

  • 安妮日記
  • 以色列
  • 生命延續
  • 漢娜莉
  • 安妮栗樹
  • 耶路撒冷
  • 樹苗
  • 真菌感染
  • 大屠殺紀念館
  • 栽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