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鎮江發現“聯合國”窨井蓋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9日 09: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京龍虎網-金陵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日,熱衷於城市文化保護的江蘇省收藏家鎮江活動中心副秘書長張鵬致電記者,稱他在市區大西路新發現一塊製作于66年前,至今仍在使用的鐵制窨井蓋,因其上面的文字記載了一段與“聯合國”有關的鎮江城市建設歷史,較為珍貴,值得保護。

  發現遺落的城市文脈

  昨天上午,家住鎮江四牌樓道署街社區的張鵬,熱情地邀請記者和他一同前往距他家不遠的地方觀看他的新發現。在大西路與寶塔路交會處的一處人行道上,記者見到了一塊邊長為65厘米見方的鐵制窨井蓋,上面鑄有“CNRRA,善後救濟總署,蘇寧分署,鎮江市政工程工賑處制,1946”繁體字樣。張鵬告訴記者,幾十年來,他踏遍鎮江的大街小巷,尋找城市的“文脈”,發現如今的窨井蓋有許多種,上面的花紋、字樣各異,有郵政、電信、聯通、自來水、煤氣、雨水和市政各種窨井蓋,有鐵制的,也有水泥制的;有方形的,也有圓形的。這些窨井蓋均為近一二十年的産品,連“文革”後期的都比較難見,像這塊使用了66年仍在“服役”的窨井蓋極為稀罕。

  記者隨後沿大西路繼續尋找,又發現三四塊類似的窨井蓋,遺憾的是上面的字跡早已被行人的腳步磨滅,看上去並不清楚。由於這幾塊窨井蓋地處人行道上,很少受車輛碾壓,故能使用至今。

  它見證一段征戰歷史

  記者了解到,東至解放路,西至伯先路,長1850米的大西路,原先從東到西,分堰頭街、小門口、老西門橋、西門大街、銀山門等幾段街巷,1936年拓寬馬路後,統稱大西路。清末民初時,鎮江城內除舊租界有一條3尺口徑的水泥管下水道通長江外,市內均為明溝排水。1929年省政府遷來鎮江後,拓寬道路、整修溝渠成為“省會建設最重要之一端”,方才結合道路拓寬制定下水道建築計劃。

  據了解,這些窨井蓋上的“CNRRA”是“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的英文縮寫。其名稱“聯合國”並非指後來于美國舊金山組成的聯合國組織,而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同盟國參戰國家,中文又簡稱“聯總”,創立於1943年,發起人為美國總統羅斯福。成立目的乃于戰後統籌重建二戰受害嚴重且無力復興的同盟國參戰國家。

  1945年1月,國民政府設立行政院善後救濟總署,簡稱“行總”,代表政府作為聯總的對應機構,負責接受和分配聯總提供的救濟物資。行總的總部最初設在重慶,後遷南京。在上海、浙江、福建等省市共設立15個分署。與此同時,也在延安相應成立中國解放區救濟總會,簡稱“解總”,董必武為會長。“解總”于1946年7月在上海設立辦事處,而這幾塊窨井蓋則見證了這段歷史。

  市民建議妥善保護

  採訪中不少市民表示,“服役”六十六載的窨井蓋在鎮江市極為罕見,應該對其妥善加以保護。市民監督員顧華琪告訴記者,如今道路上窨井蓋主要分為鐵制和水泥製品兩種。

  鐵制蓋易缺失或被盜,水泥製品蓋經不住車輛碾壓,處於進退維谷的尷尬局面,顧華琪認為鎮江市應加大對道路窨井蓋的保護與管理工作,“這種具有歷史價值的珍貴資源,最好還是請相關部門將其移走,作為文物妥善加以保護。”

熱詞:

  • 窨井蓋
  • 聯合國
  • 工賑
  • 服役
  • 行總
  • cnrra
  • 大西路
  • 解總
  • 文脈
  • 文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