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插柳 戴柳 清明節 您知道這些習俗嗎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9日 03: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大眾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再過幾天,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了。在很多人看來,清明節就是掃墓的日子,濟南民俗專家喬潤生26日接受記者採訪時則稱,這話只説對了一半,清明節的文化內涵不僅有緬懷故人,還含有親近自然、珍愛生命的意味,現在青年人對此了解很少,應該主動去了解傳承好的習俗。

  □本報記者沈玉傑實習生侯雨弦

  清明時節要掃墓插柳和戴柳的習俗也很吉祥

  “清明時節,老濟南的市民都要到河邊種上一棵柳樹。”進入農曆三月份,天氣逐漸變暖,到了清明這一天,就意味著氣溫穩步上升,真正的春天開始了。這個時候,人們都要出來走動走動,驅走冬天的寒氣。“植樹就是一種很好的活動。柳樹是濟南市的市樹,生長很快。”喬潤生説。

  除了植樹,老濟南人要插柳戴柳。“天剛亮時,就折一根柳枝插在門框上。”這樣的做法是討一種吉祥的寓意。同時,人們也要“戴柳”,就是將柳枝編成圓圈戴在頭上或是將嫩柳枝直接插在頭上。對於“戴柳”,民諺有“清明不插柳,紅顏變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後變黃狗”的説法。

  清明插柳的風俗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當時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關於戴柳習俗,是為了紀念春秋戰國時期的介子推。傳説當年晉文公和群臣徒步登山祭拜介子推時,發現當年被燒燬的那棵老柳樹居然死而復生。晉文公當下便將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並且當場折下幾枝柳條戴在頭上,以示紀念,群臣紛紛效倣,相沿成習。清明戴柳,便成為紀念介子推的一種象徵了。

  爬橋、飯牛還要吃苦菜煮雞蛋濟南還有不少特色清明習俗

  “清明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綜合節日,各地都會有自己的獨特習俗。”據喬潤生考證,濟南曾經有一種叫做“爬橋”的活動,傳統説法是“爬橋不腰疼”。“一些老人可能還知道這個項目,不過現在基本沒有了。”喬潤生笑言。

  “打一千,罵一萬,就等清明這一頓。”這個濟南農村地區曾經流傳的順口溜,其實説的是清明習俗“飯牛”。以前在濟南農村,牛平時吃不到好的食料,但清明時人們會用好的豆料喂一次牛。喬潤生認為,這種習俗是和當時的生産條件密切相關的,“就要開始種地了,喂飽了牛好幹活。”

  在吃寒食這方面,濟南也有自己的特色食品──苦菜煮雞蛋。人們會把苦菜和雞蛋一起煮了吃,或者單獨吃苦菜,喬潤生稱,“老説法是這樣能讓眼睛明亮”。青年人對老民俗所知甚少好傳統應該繼續傳承下去

  祭掃先人,緬懷故人是清明節最重要的主題。在掃墓的時候,喬潤生認為市民應該保持文明,“不一定要燒紙”。

  清明時節正值春季,多大風,且墓地周圍草木較多,燒紙不當很容易引起火災,燒紙容易産生灰塵,對空氣造成污染。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清明節是對青少年進行孝文化教育的大好時機。”喬潤生建議,清明節期間應該適當安排一些緬懷故人的活動,比如組織青少年到烈士陵園掃墓、參觀博物館等,可以在活動的過程中穿插一些民俗故事講解,“讓青少年多了解一些傳統文化,在活動中産生興趣。”

熱詞:

  • 習俗
  • 插柳
  • 清明節
  • 介子推
  • 戴柳
  • 柳樹
  • 柳枝
  • 苦菜
  • 晉文公
  • 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