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飛鴿”,變成“永久”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9日 00: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浙江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我們與市農經局合辦農民大學生學習班,就是按照現代職業農民的培養目標量身定制的。”嘉興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章康龍開門見山。

  在章康龍描述中,這些本鄉本土的現代職業農民要有理想、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以前農村裏懂技術、會管理的人才一般是農技人員、村幹部及大學生村官,一旦有向上流動的空間,他們就會離開農村。”章康龍希望,通過培養農民大學生,實現從“飛鴿牌”到“永久牌”的轉變,讓農村有一支“不走的農技專家隊伍”。

  而記者拿到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目前嘉興農業人口210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47%,農民平均受教育年限7.2年,大學以上文化程度僅佔2.5%。“農民的文化水平和職業技能,直接制約了嘉興‘三農’的發展。”嘉興市農經局有關負責人説。

  如何破題?2009年,嘉興市推出了農村勞動力素質提升工程,出臺“政府埋單,市縣聯動,量身定做,聯合培養”的政策,開始培養農民大學生。目前,首屆60名學員已取得大專文憑和職業資格證書,還有270余名在校生。

  翻閱學員名冊不難發現,首屆學員大都來自直接從事農業工作的村幹部、農業龍頭企業及農民合作社的管理人員、農産品經紀人、種養大戶、農家樂業主、基層農業技術人員。“我們主要以生産技能、經營管理和技術服務為培養方向,通過3年時間,讓他們能系統掌握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從而增強&&創業創新的能力。”章康龍説。

  培養模式也是量身定制。在時間安排上,充分利用雙休、農閒等時間,採取網絡教學,集中面授等方式,方便農民上課。在課程設置上,學校根據實際開設了包括《農村財稅與金融》、《農村資源開發與利用》、《農村産業化經營》等課程,還將課堂搬到田間地頭、工廠車間,通過實地觀摩交流,讓學員增長技能。

熱詞:

  • 飛鴿
  • 飛鴿牌
  • 永久牌
  • 基層農業
  • 農民合作社
  • 農技
  • 培養模式
  • 農經
  • 村幹部
  • 農村資源開發與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