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在中國乒超聯賽激戰正酣之際,德國乒球聯賽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雖然它已不復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輝煌,但良性循環的賽事運作卻讓聯賽在德國細水長流。同是乒球大國的中國如何才能建立同樣高度職業化的聯賽呢?本報記者採訪了曾在德國打球,後又成為乒球俱樂部經理人的前國球手楊建華,相信德國乒球聯賽的生意經可以給你答案。
乒協超脫 不會干涉球隊經營
儘管乒乓球在德國並不是熱門運動,但德國乒乓球聯賽制度非常完善。據楊建華介紹,“德國聯賽分為男子甲乙級、女子甲乙級,還有乒協杯賽事,但只有男子甲級聯賽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職業聯賽,女子甲級聯賽只是半職業聯賽,男女乙級聯賽都屬於業餘聯賽。”同時德國乒乓球聯賽也有嚴格的升降級制度,男女甲級聯賽各有10支球隊參加,每個賽季結束後每組最後兩名降級,乙級聯賽分為南北兩個半區,每個半區也有10支隊伍參賽,賽季結束後,南北半區的第一名分別升入甲級聯賽。
“管理德國聯賽的是德國乒協和職業乒乓球聯盟,但乒協會並不直接參與俱樂部的管理,俱樂部只要每年向德國乒協交納三萬歐元的註冊費用,就可以不為聯賽的事務性工作操心了。乒乓球聯盟作為“權力機關”,負責管理一萬多個註冊俱樂部和七萬多名運動員,並舉辦各級聯賽、公開賽和邀請賽。”
精打細算 球衣花哨印滿廣告
“對於一個乒乓球俱樂部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它的&&人。”這是本次採訪中,楊建華反復強調的一句話,足見投資人在俱樂部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德國乒乓球的發展在於愛好者的大力支持,俱樂部的&&人多為乒乓球發燒友。德國政府也有稅收減免政策來鼓勵投資體育事業的企業和個人。當然贊助和出賣冠名權才是最重要的生財之道。”據了解,在乒乓球領域,不存在諸如“阿迪達斯贊助的國家隊不準穿耐克鞋”、“KAPPA贊助的球隊不許穿彪馬的T恤”這樣的麻煩。德國乒協要盡可能多拉贊助,而多數乒乓球器材生産商也不介意與競爭對手的産品、商標並排出現在贊助商目錄中。
俱樂部也是同樣情況,“乒乓球從某一家贊助商得到的贊助金額有限,沒有一家企業會為乒乓球提供價值百萬哪怕是幾十萬歐元的贊助,為保證生存,俱樂部就必須盡一切力量多拉贊助。所以德國俱樂部的球衣大多相當花哨,巴掌大的地方通常就有十幾種廣告。”
1
2
3
4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