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禪城説“禪” 祖廟論“道”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8日 03: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佛山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昨日,禪城區祖廟萬福臺,太極名家阮紀正教授在論壇現場表演太極拳。/佛山日報記者 張明術攝

  佛山日報訊記者楊麗東報道:有“講”更有“演”,有現場打太極,更有吹洞簫。昨日上午,北帝誕最後一項活動,《“禪城説禪”系列之——北帝信仰習俗與和諧社會》論壇在祖廟萬福臺舉行。

  論壇以北帝信仰、民俗文化為主題,省社科院教授阮紀正、南嶽衡山山水道人、社會知名人士容志仁縱論北帝誕民俗,他們認為民俗文化應該取其精華,繼承基因。

  演:武當太虛拳來助興

  前日祖廟隆重舉行三月三北帝誕活動,春祭祈福、北帝巡遊,活動盛大,萬民歡騰。昨日,北帝信仰又一中心的武當山也派代表來到祖廟,助興北帝誕系列活動。

  論壇區別於以往,首先是一番表演。武當太虛拳協會表演隊10多人開場表演“太虛拳”,或者兩人表演,或者群體上陣,讓圍觀的市民和遊客,見證了太虛拳的名不虛傳。隨後,三位參加論壇的嘉賓也來獻藝。阮紀正教授表演太極拳,山水道長則現場吹起洞簫伴奏。

  二人中,山水道長身著道袍,扎發髻,留鬍鬚,吹起悠揚的洞簫,阮紀正滿頭銀發,花白的鬍鬚胸前飄灑,打起太極,神情淡定,神采飛揚,兩人儼然一對“黑白配”。容志仁教授也和著洞簫聲,開筆題詞“禪城説禪”、“祖廟聖域”。書法、太極、音樂三位一體,古色古香的表演,引得現場陣陣掌聲。

  講:北帝南下造福南方

  一番精彩的表演過後,論壇正式切入主題。阮紀正從儒道互補首先講起,他説儒家和道家,是陰陽互補,儒家講究經世致用,道家講究無為天性,這些從古代社會一直延續,今天的多元化社會之下,要追求和諧同樣也需要價值觀的互補。阮紀正隨即也講到,社會和諧追求的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北帝代表的道家文化,講究返璞歸真,這與今天社會注重環保、低碳發展的理念是一致的。

  山水道長則以北帝造型婉婉道來,他説,北帝是龜蛇化身,負陰抱陽,水火相濟,本就是和諧的象徵。他還現場講起北帝的故事,為大家“揭秘”北帝為何南下。

  山水道長説,北帝是北方玄天真武大帝,是位在北方的水神,南方人認為水是從北方而來,所以為了治水,祈求風調雨順,造福當地社會,就從北方請來北帝,這本就是南北融合。

  論:民間信仰啟示工業文明

  北帝誕是延續至今的民俗文化活動,其背後是民間信仰延續不斷的體現。那麼,民間信仰從何而來呢?阮紀正談到,民間信仰起源於人類的原始觀念,人區別於動物,最終的就是圖騰觀念和禁忌意識。隨著人類發展,逐漸演變為民間信仰。阮紀正認為,民間信仰不同於宗教,神靈是人們在現實不如意情況下,設置的一種完美的標準,“人們崇拜神是追求完美的體現。”他以北帝信仰為例説,人們信仰北帝祈求風調雨順、身體健康、學業進步都是希望在這些方面滿足自己的理想,達到完美。

  談及民間信仰對今天社會的啟示,阮紀正説,古代社會是一種農耕文明,最大特點就是資源可以循環利用,很少破壞自然生態。而今天的工業文明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以消耗資源為代價,也留下了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問題。他建議大家“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比如低碳出行,減少浪費,降低工業文明的不利影響。

熱詞:

  • 祖廟
  • 北帝誕
  • 信仰習俗
  • 民間信仰
  • 山水
  • 洞簫
  • 太虛拳
  • 禪城説禪
  • 黑白配
  • 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