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倪維鬥院士:開啟我國低碳轉型窗口需做好四件事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8日 01: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網 華淩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3月25日,在由中國工程院主辦,清華大學建築節能研究中心與該校中國農村研究院共同承辦的第八屆“清華大學建築節能學術周”建築節能公開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倪維鬥指出,我國開啟低碳轉型需做好四件事。

  一、煤炭多聯産現代化協同利用。煤炭今後仍是我國能源的主力,短期內難以替代,所以可通過煤(或石油焦)氣化和化工反應一次通過方式實現電力、液體燃料、化工産品、供熱、合成氣等聯産,以綜合解決能源總量要求、液體燃料短缺和燃煤污染等能源問題。在技術上其具有良好繼承性和可行性,以及經濟效益和環保性能,對中國乃至世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

  二、嚴控能源生産和消費總量勢在必行。總量控制不會妨礙社會發展,能真正培植和拉動內需。政府應當嚴格下達總能耗指標,只有這樣才會加速自主科技創新、掌握關鍵技術和加強國際競爭力,建立節約型、生態文明型社會。

  三、合理髮展與應用可再生能源。只考慮可再生能源大基地、大容量、集中輸出的方針似有偏頗,而根據技術經濟約束條件,就地消納、分散使用應作為我國風電的重要發展和使用方向。比較而言,農村更適宜發展可再生能源,希望國家給予補貼政策貫徹效率原則,政策實施要依靠競爭和比較機制。電網企業應得收入需予以保障。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一定要努力考慮和其它能源協同,例如風電和網電、風電和煤化工等。

  四、對天然氣更大潛力的開發與應用。在人們單純把天然氣作為一種低碳、低污染燃料,直接用於供暖、蒸汽系統發電時,忽視了其具有更大能值或稱之為更大潛力溫度燃料的特點,即無需通過金屬管道換熱,其加熱到1700℃或更高,可提供更高效率的熱功轉換。隨著天然氣産量(引進與自産)和用量的大幅度增加,我國對如何利用天然氣一定要有新的思考、戰略安排,把在應用過程中是否發揮其高潛力溫度的優勢作為衡量其正確被利用的一個重要標準,用足其所能提供的“潛力”,而不是高能低用。 (記者華淩)

熱詞:

  • 潛力
  • 低碳
  • 倪維鬥
  • 可再生能源
  • 多聯産
  • 我國能源
  • 電網企業
  • 建築節能
  • 低污染
  • 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