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上海戲曲公益場不虧反有賺 低價賞好戲越看越愛看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6日 12: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東方網3月24日消息:杭州越劇院不久將攜《孟麗君》等三台大戲參加上海大劇院的公益場演出,該院也成為上海去年設立公益性演出專項扶持資金推出由政府扶持的公益演出後首個加盟的外地戲曲院團。半年多來,戲曲公益場演出在上海已經越做越熱,不僅觀眾因為低票價得到了實惠,院團在贏得人氣的同時票房收入總體水平也並未下降,而對劇場而言低票價使得觀眾人數明顯增加,無形中增加了戲曲演出市場的容量,形成了三方共贏的局面。

  劇團樂意演

  公益演出的票價最高不超過80元,票房收入自然也就少,不過對於原來票價相對較低、票房收入不高的戲曲院團來講,參加公益場演出可以減免場租費等,總體上來講整體收入並未受到明顯影響,對有的劇種而言反而還較普通的商業演出收入更高。上海昆劇團負責營銷的副團長梁弘鈞就坦言,上海昆劇團去年一年100多場演出平均每場收入只有2萬多元,但參加逸夫舞臺公益場的演出收入可以達到4萬元左右,反而超過正常票價的演出。

  即便是戲曲劇種中市場化程度最高的越劇也願意拿出明星陣容來“回饋觀眾”,不久前一場匯聚十多位明星新秀的公益場,“黃牛票”炒到了200元以上,現場氣氛極為熱烈。上海越劇院院長李莉透露,即便是如此明星陣容,公益演出的票房收入也能讓劇團達到收支平衡。若換了其他一些藝術門類,如此明星陣容來做公益演出很可能會讓劇團貼錢,偶一為之或許可能,長期堅持則不現實。也正因為這樣,戲曲院團比其他種類的藝術院團更肯拿出好的劇目、明星陣容投入到公益演出中,戲曲公益場也越做越紅火。

  劇場願意做

  滬上唯一一家戲曲專業劇場逸夫舞臺自去年相關政策出臺後已經推出了30場公益演出,而逸夫舞臺一年公益演出的“指標”只有24場,經理錢莉莉笑稱“指標有點不夠用”。公益性演出可能會衝擊商業演出,不過從逸夫舞臺這半年多的運營來看並沒有太明顯的影響。一方面公益場的“指標”有限,相對逸夫舞臺一年200多場的演出來説只佔到了十分之一左右。另一方面高質量、低票價的公益演出吸引觀眾進劇場的效果明顯,觀眾多了、戲曲演出市場的容量增加,有利於劇場和劇團的長遠經營。

  不僅逸夫舞臺戲曲公益場做得紅紅火火,上海大劇院也把自己有限的公益場“指標”分了一塊給戲曲。繼“兩岸流芳”系列演出將最引人注目的魏海敏、王珮瑜版《白蛇傳》拿出來做公益場之後,又將推出杭越的3場公益場。上海大劇院院長張哲表示,今年上海大劇院的公益場將有三分之一左右是戲曲演出,因為普通市民中戲曲觀眾或潛在的戲曲觀眾數量比交響、芭蕾等西洋藝術樣式的觀眾更多些,所以推齣戲曲公益場能讓更多的市民受益,更能體現公益場的公益性。

熱詞:

  • 公益演出
  • 上海大劇院
  • 戲曲演出
  • 上海昆劇團
  • 指標
  • 戲曲劇種
  • 逸夫舞臺
  • 票房收入
  • 明星陣容
  • 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