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堂吉偉德:回歸公益才是醫改的終極目標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6日 05: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齊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作者:堂吉偉德

  國務院日前印發《“十二五”期間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暨實施方案》。《規劃》提出要扭轉公立醫院逐利行為,將公立醫院補償由服務收費、藥品加成收入和財政補助三個渠道改為服務收費和財政補助兩個渠道;醫院的藥品和醫用耗材實行集中採購;重點改革縣級醫院。(3月23日《人民日報》)

  儘管醫改之路步履維艱,但終舊停停進進,開始步入“深水區”,近年來,國家在控藥價方面採取了多項措施,比如發改部門實行多輪次的降價,醫院實行基本藥物物同城同價,如2010年,北京在同城同價和基本藥物目錄等政策實施下,藥價應聲而落,高藥價現象得到了有效治理,一年可以減少藥品成本支出36億元,群眾在藥品方面享受到了一定的實惠。

  但醫改關鍵不在於藥而在醫。從某種角度講,于藥而言,只要理順了渠道,規範了品種,統一了價格,就可以實現成本的基本控制。現在的藥品統一招標制,就有些“專營專送”的影子,技術難度不大,操作起來也不費事,短期內就可以見到效果。事實上,醫改的難點和重點,恰恰在“醫改”之中的“醫療”部分,如果不能觸及“醫療體制”,那麼藥品改革帶來的效益,很可能由“醫療費”的增加而抵消,最終使醫改陷入左手出右手入的尷尬。

  正如北京某三甲醫院院長認為,醫改的根本應該是改制度,而不是降藥價,這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正如他所講,患者吃什麼藥,吃多少藥,還是由醫生來決定的,開貴一些的藥,多開些藥,患者一樣負擔不起。比如,以前患者看感冒,醫生可以開“一毛錢的處方”,但其為了創收贏利,也可以讓你去查血拍片做檢查,然後開一大堆藥,花上數百上千都可以。即便患者因為有了醫保,可以報銷很大一部分,但自付部分也為數不少。而對於國家而言,有限的醫療補助,就被如此輕易套出。

  以藥養醫的本質,還是醫院公益性缺失的使然。雖然通過一系列的措施,比如通過國家投入的增加,以及增加醫療費等方式,可以保證“以藥養醫”的部分能夠替代,但一個問題在於,如果醫院的逐利性質沒有得到改變,那麼有了國家層面的保底,也保不準其會採取各種方式繼續牟利。從而既吃了國家,又吃了患者。正是因為如此,才有很多人擔憂,藥價低了,但醫療和檢查費高了,最後的處方落個“換湯不換藥”。

  武漢市商業職工醫院是一家國有企業,28年沒要國家一分錢,卻讓普通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商職醫院成功給現行的“醫改”之路,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樣本。其充分説明,只要進行體制機制性的改變,現行存在的“看病貴難”問題是能得到根本性解決的。如果不從體制上進行根本性的變革,實現醫療機構實質性的嬗變,國家投入再多的醫療費用,也可能使醫改陷入“死衚同”。現行醫改的問題,不在於國家投入的多少,根本在於體制性的約束,使得醫院只知“賺錢”而無“服務”。而要實現醫院回歸公益,除了加大投入之外,從預算、內控到監管等各個方面,無疑是一項無比繁雜的系統工程,這甚至關係到改革的成敗。

  (來源:齊魯網)

熱詞:

  • 醫改
  • 偉德
  • 患者
  • 醫療
  • 藥價
  • 藥品
  • 規劃
  • 醫療費
  • 服務
  • 死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