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山西晚報:從“22歲教授”看如何對待“奇才”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5日 19: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山西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日,中南大學破格聘請22歲的本科生劉路為正教授級研究員,並頒發獎金100萬元,一石激起千層浪。(本報今日15版報道)

  劉路走紅,緣於一個數學界的猜想——西塔潘猜想。這個命題自上世紀90年代由英國數理學家西塔潘提出後,近20年一直懸而未決,沒想到,被中南大學一名本科生,一夜之間就搞定了。為此,有3位中科院院士給教育部寫信,希望破格錄取劉路為研究生。

  正當有人為數學天才降臨而歡呼,甚至稱之為“小陳景潤”之際,質疑也隨之而來,這到底是“識才善用”還是“群體捧殺”呢?

  據媒體報道,劉路並非傳統意義上高分的“好學生”,考試成績在班上屬於中等略偏下,但沒有挂過科。能有今日之成就,是因為他癡迷於數學,而且有自己獨到的思維方式,並且得到海內外科學家的認可。中南大學此舉徵詢了廣大專家、學者的意見,希望開闢鼓勵青年才子做研究的學術風氣。

  劉路之才,毋庸置疑;劉路之短,也顯而易見。現在,我們要分析,如何對待這種“奇才”。

  可能是“文革”大斷層之後,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口號剛剛提出之時,我們曾“捧殺”過不少“天才”,包括“少年班”之類的宣傳,以致我們現在對大學的定義是:專科人才的培養模式太多,而歐美式“通才”教育太少。甚至陳景潤這樣的“奇才”,也被詬病“生活能力極差”的説法,認為“奇才”不一定就是“人才”。

  “通才教育”,又叫“通識教育”,源於19世紀之歐美,不少學者有感於現代大學的學術分科太過專業,知識被嚴重割裂,於是創造出通識教育,目標是培養完整的人、通達有識見的人。

  中國當前教育模式兩大弊端:一是應試教育下的高分低能;二是偏科,專業過窄的情況嚴重。推而論之,有人把“奇才”和“通才”完全對立起來,反對“只專不紅”的培養模式,鼓勵學生走向社會,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無意之中,淡漠了學術風氣。

  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所謂“奇才”也罷,所謂“通才”也罷,通識教育的目標是完整的人,自由、寬容、科學的精神,打破“俗諦之桎梏”的勇氣。

  想當年,清華大學敢於錄取數學成績為零的史學奇才吳晗,敢於聘請“無學歷、無著述”的陳寅恪為教授,你能説,梅貽琦校長奉行的不是“通才”教育嗎?恰恰相反,梅校長是我國“通才教育”的最早倡導者之一。這正好説明,梅教授懂什麼叫真正意義上的“通才”。

  劉路這個個例,從現在來看,不是偏科,不是高分低能的“書獃子”。媒體説,他雖“內斂羞澀”,但會打游戲,擅長游泳、羽毛球、下棋等各項運動,才華橫溢。

  現在的宣傳與重視會不會“捧殺”他呢?當然,期待一個22歲的男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並不現實。他説:人生就像一道數學題,外在環境只能影響你,決定最後終點的人只有自己。

  中南大學的做法,在當今抄襲之風、造假之風、腐敗之風盛行之學術界,當如一縷清風,以人為本,打破條條框框,讓天才早早沒有生存壓力,專心進入理論研究,於國、於人、於學術善莫大焉。

  難怪有人驚呼:民國初年的學術風氣再世了!

熱詞:

  • 奇才
  • 通才
  • 通識教育
  • 通才教育
  • 人才
  • 天才
  • 中南大學
  • 培養模式
  • 書獃子
  • 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