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富了之後“不計代價”玩農業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5日 10: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齊魯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老家農場的原生態。

  文/片 本報記者 崔濱

  城裏到鄉下的距離,不只是一個小時的車程就能到達。

  沿104國道一路向西南,藏在濟南邵而村山谷中的“老家農場”,開始了又一天的日出而作:在養殖園散養鴨子的戲水進食中,變身為農場工人的村民,正在生態種植園內鋤草、松土,而休閒區裏一片吱呀聲,是工人們在用石磨磨面、磨豆腐。

  “在老家農場,都是用自己種的糧食飼養雞鴨豬牛,再用這些禽畜的糞便給瓜果糧食施肥,還能用自産的糧食釀酒。”20日上午,記者見到了濟南老家農場的主人崔立榮。1967年出生的他,看著像是1957年的。

  生在邵而村的“老崔”17歲就開始進城闖蕩,在工程建築業打拼30多年、積累下不菲的身家後,回歸老家故鄉的田園生活,成了他最大的夙願。“以生態農業為基礎,農場還能發展出休閒觀光、採摘娛樂、文化表演等一系列産業,打造一個完整的生活方式。”

  但在已安家都市的老崔眼中,再原生態、再自然的“老家”田園夢想,也必須有一個完整的商業規劃來支撐,“整個園區計劃投資上億元,佔地超過3千畝,未來除了蔬果採摘區、雜糧種植園、大田作物標準化示範園等農業生産區外,還要有休閒觀光生活區、旅客接待中心和民俗娛樂區。”

  為此,回歸山村的老崔不惜在邵而村的石頭山上開荒,“山是那種被開山採石挖廢了的山,光禿禿的,凈亂石,幸虧有設備,重新綠化佈局,在山上規劃出一層層的坡地,建房子,設廣場,山頂規劃了游泳池,還因地制宜種植中草藥,特色果樹。

  眼下,老崔又做了一件讓人驚訝的事情,在山谷裏建一條攔水壩,為莊園的有機農業準備一座水庫,同時將水庫所在的山谷進行景觀改造,打造十二生肖谷的觀光景區。

  “即便不使用化肥、激素等化學原料,傳統的農業生産也存在小農戶經營、生産效率低、技術控制差的缺陷,和我們現在需要的優質農産品,還是有差距。”崔立榮説,“所以,要做到生態、有機,必須要對傳統農業進行升級和改良,把現代的科學、環保和安全健康觀念,添加進傳統的手工製作、正宗工藝裏。”

  同時,在城市居住多年的崔立榮看來,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的都市人,不僅僅需要從健康、原生態的食物裏找到安慰、獲得安寧,還需要有一個寬鬆的環境,能讓都市人遠離喧囂,尋找心靈和精神的平衡。

  “這就是我要做的‘老家生活’,不僅是優質農産品,還要有全方位的田園生活體驗:3千畝田園、山谷,不僅可以種養糧食、蔬果、放豬養雞,還可以讓城裏人來這裡放鬆,自己在採摘區挑選蔬菜水果,再到散養區捉只雞,打一點農場自釀的白酒,在園區裏舒舒服服吃一頓農家飯;飯後還可以去山谷裏爬山、觀光,以後我們會在山裏準備住宿、飲食和娛樂活動,創造一個親朋好友一起歡聚在‘老家’的氛圍。”崔立榮説。

熱詞:

  • 老家
  • 特色果樹
  • 老崔
  • 山谷
  • 觀光
  • 原生態
  • 採摘
  • 邵而村
  • 糧食
  • 水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