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作家“惜售”是一種自救行為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5日 09: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千龍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據媒體報道,因為稿酬微薄,現在作家“惜售成風”,一些作家的作品寫出來後,不再交給文學雜誌刊發,而尋求更好的發表渠道獲得相對高一些的稿酬,這導致文學雜誌陷入稿荒狀態,很多文學雜誌在作者臨時撤稿的狀況下只能緊急組織稿源填補版面,降低了雜誌的質量。

  現在,作家早已不是人人羨慕的身份了,讀者的閱讀方向轉移到商業文學領域。尤其是近十年來,文學的商業化程度突飛猛進,純文學作家也紛紛進入商業寫作隊伍。

  小説也好,散文也好,作為一種精神産品,作家在創作時付出了勞動,獲取與其質量相符的報酬是理所當然的,因此,現在出現的作家惜售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收穫》和《上海文學》得到了上海市政府的專項資金扶持,因而最高可以開出千字四五百元的稿費,但這在文學雜誌中只屬於極少數,而且有不確定性,萬一哪天這項專項資金沒了,這兩本雜誌的稿酬一樣會退回到原來的標準。想要給作家開出高稿酬,文學雜誌必須走市場化道路。文學雜誌的市場化雖然艱難,但並非不可行,怕就怕這些文學雜誌縮在固有的辦刊思維裏,恐懼競爭、無力推廣。

  純文學的商業化是一個大課題,但有一點毋庸置疑,如果作家的思考與寫作是強有力的,作家的作品是與讀者血脈相連的,那麼商業化的操作手段,並不會損傷文學的純粹性,商業與文學並非天生的敵人,而且純文學與通俗文學的定義也早已落伍,文學只有一種,此時受歡迎、彼時可傳世等等,都是文學。

  作家現在的惜售,某種程度上是一種自救行為,惜售是在捍衛文學的尊嚴,捍衛作家的價值。(韓浩月)

  (來源:千龍網)

熱詞:

  • 作家
  • 惜售
  • 自救行為
  • 文學雜誌
  • 收穫
  • 上海文學
  • 純文學
  • 稿酬
  • 小説
  • 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