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人們知道,“泰坦尼克”號100年前撞上冰山沉沒。英國歷史學家蒂姆馬爾廷説,船員之所以沒有注意到巨大冰山是因為海面光線折射異常,令冰山“隱身”。待船開到冰山前時,再想避開已為時太晚。
他把這一研究結果拍成紀錄片,將由“國家地理”頻道播出。
光線異常
馬爾廷現年39歲,來自英國威爾特郡。他研究一個世紀前的氣象圖和“泰坦尼克”號沉沒時其他正在北大西洋航行船隻的航海日誌後發現,拉布拉多寒流帶來的冷空氣與墨西哥灣流帶來的暖空氣恰好在“泰坦尼克”號經過時相遇,産生高氣壓。
英國《每日郵報》21日引述他的話報道:“一張北大西洋1912年4月的氣象圖顯示,‘泰坦尼克’號沉沒時,正處於一個壓力為1035毫巴(海拔的標準氣壓為1013毫巴)的北極高壓中心內……這是北半球的最高氣壓。”
冷暖空氣交匯令光線反射異常,“遮蔽”了巨大的冰山。撞上冰山前,“泰坦尼克”號向冰山全速前進了20分鐘,通常情況下,船上的瞭望員應該早已能看到冰山。
錯失援助
馬爾廷説,這一海市蜃樓理論同樣可以解釋為什麼距“泰坦尼克”號不遠的“加利福尼亞人”號沒有伸出援手,因為幻象讓“加利福尼亞人”號船員錯誤地認為眼前並不是“泰坦尼克”號。
他説,因為光線反射異常,“泰坦尼克”號在“加利福尼亞人”號船員眼中異常渺小,船上摩爾斯信號燈發出的求救信號也好似星空下若隱若現的桅桿或者甲板上的普通燈光。
“我疑惑了好幾年,為什麼兩艘船整晚都嘗試用摩爾斯電碼卻不能交流,”馬爾廷説。
“我為(‘加利福尼亞人’號的)洛德船長感到抱歉。他曾經説,事發當晚的確看到一艘船,但從那艘船的大小來看,無論如何也不是‘泰坦尼克’號。人們一直認為他在為見死不救找藉口,但是現在,我知道他説的是實情。”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