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非遺”品牌如何維權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5日 04: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文化發展目前適逢前所未有的機遇,“非遺”項目久旱逢甘霖,異軍突起,如山東濰坊已形成一批以“濰坊風箏”、“楊家埠年畫”為代表的非遺文化品牌,並逐漸走上國際舞臺。然而,“非遺”項目知名度的提升在給濰坊帶來巨大商機的同時,也帶來了倣冒等困擾。2011年10月以來,年過八旬的年畫老藝人楊洛書聯合工商部門兩次現場打假,共查獲了多套假冒他旗號的楊家埠木版年畫。無獨有偶,江蘇泰州對當地名産“黃橋燒餅”品牌保護的經歷,對於國內“非遺”項目的文化保護、知識産權保護和産業保護以及政府與行業協會如何協同“護遺”,都具有啟示意義。對此,業內人士認為,隨著人們對非遺文化品牌的重視,傳統文化品牌已經開始從文化自覺進入文化維權時代。

  不言而喻,對“非遺”文化品牌的弘揚和挖掘,不僅給當地帶來巨大的商機,也能促進當地旅遊産業的發展。如山東濰坊對非遺品牌的保護,帶動傳統文化市場越來越繁榮,形成了年畫一條街、風箏批發地下商城等眾多工藝品集散點等。然而,傳統文化市場日益繁榮的同時,假冒仿製非遺品牌的問題也隨之浮出水面。儘管時下對各類實物産品打假捉劣保品牌成績斐然,但精神文化領域的維權卻相形見絀。很多非遺傳承人文化程度並不高,維權意識較弱,很少有人將自己的名字、手藝去註冊商標等;即使註冊了商標,也因為維權成本居高不下、維權手續繁瑣等,而不去維權。

  雖説“非遺”産品具有典型的文化屬性,但不能替代其知識産權屬性;對其無形資産價值的確認和保護,理應擺上重要位置。因此,要探索和建立、健全一整套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和長效的工作機制。一方面,強化輿論宣傳機制。運用各種媒體對非遺品牌保護工作進行多形式、全方位的宣傳報道,宣傳先進的保護理念,倡導和形成保護文化遺産的社會價值觀念,促進公眾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另一方面,強化合力推進機制。做到政府保護與民間保護相結合,強化社會參與機制,形成合力,共同推進文化遺産保護事業的健康發展。通過創新機制完善機制,為非遺保護提供思想保證、智力支持、文化條件,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

  “非遺”品牌文化的保護和開發,政府與行業協會要各司其職,不能越俎代庖。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專家委員會委員、南京大學徐乙藝教授,對江蘇泰州黃橋鎮政府“退居幕後”、將行業協會推到“前臺”的做法稱讚有加。政府在保護“非遺”品牌方面主要是應做好三件事:一是制定發展規劃;二是嚴格監管;三是營造環境,包括品牌宣傳、維權打假等。也就是説,政府在“非遺”品牌保護方面不能事無巨細,鬍子眉毛一把抓。要善於動員全社會的力量,注重發揮行業協會制定標準、考核培訓、質量管理的功能。如此才有利於提升全社會對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關注,讓文化遺産和傳承人得到完整的保護和傳承。如果單純依靠行政推動力,往往會扼殺“非遺”品牌的文化多樣性。同時,不是所有的“非遺”品牌都能做成大産業,“非遺”品牌也要防過度開發。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熱詞:

  • 非遺
  • 非物質文化遺産
  • 品牌文化
  • 維權成本
  • 品牌宣傳
  • 品牌保護
  • 濰坊風箏
  • 前臺
  • 黃橋燒餅
  • 楊家埠木版年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