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體育走進生活的助推器--記社會體育指導員唐秀蓮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4日 21: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北京3月21日體育專電(記者王浩宇 汪涌)一個體育健身項目要在百姓社區中生根發芽,離不開社會體育指導員在背後的助推。第四屆全國體育進社區交流活動中,就活躍著像唐秀蓮這樣優秀的社會體育指導員。

  61歲的唐秀蓮不僅是一位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同時也是這項工作的“先行者”之一。

  1986年,唐秀蓮就在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東河區創辦了社區健身站,那時還沒有“全民健身”的概念,社會體育指導員自然也無從談起。

  “當時我是管財務的,頸椎不好,從做廣播體操開始,後來喜歡上了迪斯科。而身邊的同伴也從剛開始的幾十人發展到之後的幾千人。”

  參與的人多了,鍛鍊的地方就開始緊張了。公園、廣場、甚至馬路沿邊都成了大夥兒的健身站點,社區健身站也從1個增長到30個。同樣增加的還有健身項目,在唐秀蓮和幾位健身愛好者的組織下,健身舞、健身秧歌等新興項目開始在人群中流行。

  在新開發的健身項目中,最讓唐秀蓮自豪的是“筷子舞、扇子舞這樣具有內蒙古民族特色的舞蹈重新為人所識”。這次的交流表演中,她擔任編排指導的“花樣額吉”就給北京市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聽著台下觀眾的掌聲,唐秀蓮想起了“第一步”是如何不易。

  “開始人們都不愛出家門,我們就到處宣傳健身意識。初學者就給他們從廣播操、踢毽子這樣簡單的活動開始,然後慢慢的才有了藝術化的發展。”

  除了要四處宣傳,設備器材也是東河區社區健身站“長大”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初期的支出都是自費,因此只能買到一些小號的錄音機,音量小不説,還沒事老攪帶,跳不了一會兒一群人就得圍起來研究怎麼修機器。

  現在好了,唐秀蓮的社區健身站迎來了“外援”。國家體育總局2011年頒布了《社會體育指導員管理辦法》,其中第六章工作保障中明文規定:“各級體育主管部門應當在本級事業經費預算中列支社會體育指導員工作經費……並隨著體育工作經費的增長逐步加大對社會體育指導員工作經費的投入。”

  “現在社區裏有各種大音響,胸麥,什麼Mp3、Mp4和Mp5都有。”講到家底如何“鳥槍變大炮”,唐秀蓮格外樂呵。

  據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統計,目前我國有78萬不同等級的社會體育指導員。包頭市東河區現在有將近500名社會體育指導員活躍在社區的各個角落,同時每年都有健身愛好者在接受免費的培訓班。

  在唐秀蓮看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社會體育指導員“大家庭”的原因很簡單──“讓人們體會體育的快樂,這樣日子也就過好了。”

熱詞:

  • 唐秀蓮
  • 1986年
  • 體育專電
  • 體育工作
  • 體育健身
  • 第一步
  • 全民健身
  • 先行者
  • 大家庭
  • 國家體育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