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中國村莊整治在保護與建設中尋求平衡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4日 13: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合肥3月22日電(記者 蔡敏)中國旨在徹底改善農村生産生活條件和人居環境的村莊整治工程,正努力與文化傳承尋求平衡,以徹底杜絕一些地區因照搬城市建設而使農村特色風貌盡失的現象。

  白墻黛瓦的民居依託山勢,錯落有致,兩、三百年曆史的古祠堂修整後,重新燃上村民祈福的盤香,各式健身器材圍繞著一棵百歲高齡的古樹,村民們仍然習慣在這裡話家常、議村務。

  在安徽省南部潛山縣水吼鎮燕窩村,37歲的村民程功芳晨練後,下地照看起自家種植的十幾畝蘑菇。這位過去多年在外地打工的農民説:“我去年回鄉後就決定不出去了。村裏的環境如今不比城裏差,家家通自來水、通網絡、有衛生間。最讓我留戀的是家鄉的文化,古樹、古宅、古井是每一個村民的精神寄託。”

  2005年,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按照“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村莊整治正是其中的核心內容之一。

  然而,一段時間以來,中國一些地方在村莊整治過程中乾脆照搬城市建設,拆除舊村落,把大批農民集中安置到遠離耕地的樓房裏,不僅造成生産生活中新的不便,更使許多悠久的農村文化流失。目前,中國多地政府正吸取前者教訓,探索不同方式,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又盡可能多地保存歷史文化遺跡、保護農村風貌。

  安徽省在尊重村莊現狀格局的基礎上,堅持整治與保護並重,不拆優秀的傳統文化建築、不破壞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的風貌,充分利用已有建築、設施和自然人文環境,統籌考慮村域及居民點範圍鄰近的山、水、林、田、路等生産生活要素,完善和改造村莊基礎設施,改善村莊公共環境。

  “皖北、皖南、皖中地區各有特點,不同地方的自然地理、歷史文化、生活習慣都不一樣,村莊整治不能套用一個模式,防止千村一面。”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李明説。

  在規劃引導下,安徽省出現了一批“遠看有形象,近看有亮點”的秀美村莊。黟縣宏村鎮盧村靠山臨水,田園風光十分優美。當地政府為推進整治專門成立了盧村古村落保護利用工程建設工作領導組,樹立保護意識、發展意識、責任意識,依託村莊整治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美化村莊。

  九華山腳下的一些村莊整治示範點,則突出徽派建築和佛教文化的特色,統籌規劃村莊整治、建築風格和周邊環境,著力打造特色旅遊鄉村。

  浙江則提出圍繞“江南水鄉”“庭院文化”特色,推進村莊整治。眾多村莊聘請了專業設計師,規劃設計水環境治理、綠化佈局和庭院整修。江西省南部地區則把村莊整治工程與古民居保護工程、田園旅遊工程結合起來,整合建設、農業、旅遊、國土、林業等多部門資金,打造村莊整治樣本。

  安徽省社會學家范和生指出,尊重農村文化、尊重農民原有宅院的村莊整治才最有生命力,才能真正讓群眾滿意,並經受住後人評價。

  (來源:新華網)

熱詞:

  • 村莊
  • 村容整潔
  • 整治工程
  • 保護與建設
  • 保護利用
  • 保護工程
  • 墻黛瓦
  • 江南水鄉
  • 宏村鎮
  • 古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