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小鄉鎮有大“兩手”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4日 03: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早春的豫南大地,依然寒意襲人。沿著正在翻新的水泥路,記者來到淮河邊的豫南蔬菜第一鄉。

  走進尤店鄉政府,建築陳舊但衛生整潔,辦公樓樓梯口旁設有村民來訪接待,有專人在值班,整個大院秩序井然。而幾年前卻是另外一番景象。鄉黨委書記徐大鈞對2005年4月發生的一幕仍記憶猶新:百餘名村民因糾紛把政府圍了起來,時任鎮長的他剛從外鄉調來,在會議室裏與村民代表對話。

  在空巢老人、留守兒童較多的小鄉,怎樣樹起新風、凝聚人心?記者到來時,鄉里正在緊張籌辦第四屆道德模範評選。從2008年起,尤店鄉自主開展道德模範評選,通過走訪,公推候選人,投票選出最終人選,公開表彰獎勵,並組織先進事跡宣講。近年來,鄉里還與“學雷鋒”相結合,開展“我身邊的好人”評選。幾年堅持,潛移默化中,風氣漸轉。鄉親們告訴記者,這兩年,助人為樂的多了,打架鬥毆的少了,年輕人幹事創業奔致富。

  尤店鄉有7萬多畝耕地,灌溉條件好,利於發展特色種植。在萬畝蔬菜基地,記者碰到了四季豐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創辦人李正玉。他説,通過土地流轉,合作社發展蔬菜大棚,專種反季節、附加值高的特色品種。“每個大棚佔地約700平方米,有1萬多的毛收入。”鄉政府每月還出資3000元,聘請1名農技師常駐,為豐收保駕護航。

  記者隨機鑽進一個大棚,63歲的田堂村江西組村民劉成祖正在從灌渠引水澆灌西葫蘆幼苗。他在大棚每天“上下班”,有午休、還管飯,工資月結,能領一千七八百塊。

  如今,這裡已成為省級農業示範區。蔬菜除與城裏超市“農超對接”,還銷往武漢、天津等大城市,無公害生態農業品牌越做越出名。省內扶溝縣農民也慕名而來,包種部分大棚。羅山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邱春梅向記者感慨,尤店鄉變被動為主動,“軟實力也能帶來硬變化”。

熱詞:

  • 留守兒童
  • 鄉鎮
  • 農技師
  • 專業合作社
  • 豫南
  • 軟實力
  • 縣委常委
  • 空巢老人
  • 發展特色
  • 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