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道德的力量:南潯千金鎮一古稀老人的文化情緣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3日 23: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浙江在線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浙江在線03月21日訊

  “拿拿鋤頭,講講笑話,動動筆頭,人活著就是要動嘛。”在千金鎮有那麼一位老人,他博古通今,喜歡舞文弄墨,熱心文化事業,他就是姚士琛。3月16日下午,當記者走進他家時,79歲高齡的姚士琛正在起草關心下一代活動的方案,看上去精神鑠矍。

  別的老人喜歡早上到茶館喝茶聊天,晚上在家含飴弄孫,可姚士琛卻不一樣。退休後,他就開始全身心投入到文化事業中去,遊走在街頭巷尾,或是村頭地間,一支筆,一個本子,一輛老式的自行車是他出門的全部工具。

  不要小看了地方文化收集整理工作,這可是項體力活,為了確定一個事件的具體時間,或是一個人物的確切身份,姚士琛經常輾轉于整個千金和周邊地區,幾乎千金鎮的每一個角落,都留有他的足跡;他還經常自費到湖州文化館、圖書館查找資料,求證線索,一查閱便是一整天。

  2008年,千金鎮非物質文化遺産普查工作開始,姚士琛一聽便來了勁,和其他幾位工作人員每天走門串戶,收集資料,晚上還要挑燈整理。由於姚士琛對整個千金鎮文化瞭如指掌,三個月時間裏,共收集非遺線索近2000條,上報了100多份報告,其中評上市級項目的有4個,區級項目的18個,可謂是千金文化史上的一次大豐收,為非物質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做出重大貢獻。

  “年年育魚年年余,歲歲賢德歲歲德”在養魚大戶章賢德的門口挂著這樣一幅對聯,説起這幅對聯,章賢德顯得格外興奮,“這可是‘無臂人’歸曉峰幫我寫的。”

  2000年歸曉峰家境貧寒,臨近春節,姚士琛就為其出謀劃策,幫他按照每個人的特點,度身定做屬於自己的對聯。這一下可引來了不少人,大家爭相購買。

  “我只是自己閒不下來,啥事都喜歡‘摻’上一腳。”姚士琛説笑到。91歲的馮春元臥病在床,姚士琛知道後就和鎮上的其餘幾個人去看望他,給他送去節日的祝福;沈金珠家中經濟條件不好,看病困難,姚士琛就幫他到處打聽藥方並聯絡醫生;留守兒童黃莉麗沒人照顧,姚士琛幫她籌錢籌衣物。“都是平日裏身邊的事,我也只是遇到點做一點。”

  作為關心一下代委員會的一員,更作為一名老教師,姚士琛似乎對課堂分外留戀。“每次姚老師上課都聲情並茂、妙語連珠,孩子們可喜歡了。”千金小學的老師説,姚士琛常常到學校給孩子講寓意深刻的千金民間故事,讓他們既了解了民間文化、增長了見識,又從中受到教育,一舉兩得。

  另外,考慮到村裏的老人缺少文化娛樂活動的場所,姚士琛還利用自家的空屋,搞起了小型老年活動中心。雖然是家庭型的,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平時村裏的老人們都喜歡上他家喝茶聊天,看書看報,或是殺上兩盤,喜歡戲曲的朋友還能唱上兩曲兒,大家都説,“家庭俱樂部”是下午消磨時光的最好去處。

  有道是“莫道桑榆晚,晚霞尚滿天”,姚士琛雖已年過古稀,仍是醉心於地方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用他的話説,像他這個年紀的人,還能走,還能寫,還能為人民群眾盡點力,就是最滿足的生活了。

熱詞:

  • 姚士琛
  • 千金鎮
  • 留守兒童
  • 南潯
  • 情緣
  • 文化娛樂活動
  • 他家
  • 無臂
  • 2008年
  • 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