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義務植樹要錦上添花更要查漏補缺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3日 21: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惠州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又是一年春來到,在這個生機勃發的季節,惠州城鄉隨處可見人們栽花種綠的場景,這既是對美好生活的熱愛,也是對良好生態環境的營造。筆者多年來參加義務植樹造林活動,發現在紅紅火火植樹造林的背後,有一種現象要引起我們的重視:市民們去的多是就近的一些熱點場所,如城市公園綠地、城市森林公園、城郊山地等,一些較為偏遠的地方和亟待造綠的區域則門可羅雀。

  隨著人們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每年的義務植樹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義務植樹的形式也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如直接參加義務植樹、認捐認種、繳交植樹造林費,再如設立讀者林、博士林等等。不管何種形式,都是在盡一份公民應有的義務,都是為改善我們的人居環境出一份力。統計數據表明,我市開展義務植樹活動31年來,全市累計出動義務植樹人數3343.7萬人次,累計植樹1.54億株;各級累計興辦義務植樹基地1930個,面積達3.16萬公頃。

  市民身體力行直接參加義務植樹活動,是一種值得提倡的方式。它可以讓市民身臨其境,直觀地感知我們的生態環境,體驗植樹造林的不易,比認捐認種、繳交植樹造林費等更具有教育意義。但由於身體、工作、生活等各種原因,能直接參加義務植樹造林的市民畢竟不是多數。按照上面提到的數據,每年參加義務植樹活動約100萬人次左右,約佔全市總人口的二成多。而且,參加義務植樹造林的也大多是由單位、公司、學校、社會組織等統一組織的,為了方便著想,大都選擇在城市或者近郊開展義務植樹活動。實際上,這些地方,經過多年的義務植樹活動,已經茂密成林,基本上無多大空間擴容,後來者卻還要見縫插“綠”,在密林處做一些“錦上添花”的植樹活動。甚至有的地方,為了便於新一輪的植樹,把原來的一些長勢良好的樹毀了或是移動位置。雖説有的地方確有改善的需要,但這種“錦上添花”式的義務植樹活動,無論是對市民的教育意義,還是現實的生態意義都是不大的。

  今年,我市提出全市統一規劃建設14條共800公里50萬畝的生態景觀林帶。並且要求3年內初見成效,6年基本建成,9年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實現這一龐大而艱巨的生態系統工程,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智力投入,非全民動手、全社會共同努力不可。筆者建議,在開展義務植樹造林活動中,不應只在城市和近郊的“一畝分三地”上“揮揮鏟子、做做樣子”,而應當把重點放在高速公路、鐵路、公路、兩江(東江、西枝江)四岸、海岸線等地帶,查漏補缺,消滅荒山,改造殘次林、低産林和佈局不合理的速生林,建設生態景觀林帶。我們只有凝聚全社會“共建綠色家園、共享幸福惠州”的共識,動員全社會的智慧和力量,才能營造具有多層次、多樹種、多色彩、多功能、多效益的森林綠化帶,才能打造“城在林中,路在綠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的宜居宜業宜遊綠色生態新惠州。□紅海潮

熱詞:

  • 查漏
  • 城市公園綠地
  • 林帶
  • 認種
  • 我市
  • 繳交
  • 生態景觀
  • 植樹造林費
  • 長勢
  • 環境保護意識